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20152
大小: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0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化工专业化工类作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9.水与油不互溶,为何加入洗衣粉后即生成乳状液?乳化剂具有很强的亲水疏水性能,对互不相溶的液体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它能够吸附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液液的表面,并在其上富集,促使溶液形成乳状液,并增强其乳状性能的稳定性,对于本题水和油是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而洗衣粉是它们的乳化剂,这就将使得水油吸附在洗衣粉的表面上,并在其上富集,这就促使水和油形成乳状液。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既有亲水基团,也有亲油基团。加入表面活性剂,亲油基插入油性介质,亲水基插入水性介质,可以降低水油界面的表面张力,使油水能够分
2、散开来,而形成稳定的乳状液10.两块平板玻璃在干燥时,叠放在一起很容易分开。若此间放些水,再叠放在一起,使之分开却很费劲.这是什么原因?当弯曲液面时表面张力的合力不为零,其方向总是指向曲率中心.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弯曲液面的两侧存在着压力差ΔP,该压力差就叫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该附加压的方向总是指向曲率中心,导致曲率中心这一侧的总压力比平表面时大,当两块玻璃中间加水后,液体会在拉玻璃的同时产生表面张力,拉力的方向指向玻璃离开的反方向,这就使得要用比干燥时的玻璃更大的力。11.改变水溶液对固体表面润湿状况有效办法是什么简要说明
3、其原理。改变接触角(湿润角)的大小,根据湿润方程和能量判据公试可以把润湿方程代入到能量判据公式中,整理得能量判据接触角判据Wa=γL/G+γS/G-γS/L=γL/G(cosθ+1)≥0θ≤180oWi=γS/G-γS/L=γL/Gcosθ≥0θ≤90oS=γS/G-γS/L-γL/G=γL/G(cosθ-1)≥0θ=0o或不存在由上看出,原则上只要测定了液体的表面张力σL/G和接触角θ,就可以判断三种润湿情况。习惯上,θ=0或不存在,叫完全润湿铺展θ=180o完全不润湿附着0≤θ≤90润湿浸渍90≤θ≤180不润湿可附着12.
4、以八区域模型介绍金属经过机械加工后所形成的表面层基本结构表面层的8区域模型区域I是由金属材料表面极性的有机粒子(这些粒子大多是油脂、润滑剂和汗渍等)吸附层构成。区域II是由金属材料表面吸附的水吸附层构成(通常源于水气的吸附)。区域III是由金属材料表面的气体吸附层而构成。(氮、硫和磷蒸气等)。区域I至III可能相互混合和包含,有时无明显的区分。区域IV是体相金属材料在表面的氧化物层。其厚度与体相材料的化学性质及氧在氧化层的扩散速率有关。这一区域可以对体相材料提供保护。区域V是金属材料表面机械加工后表面形成的Beilby层,即非晶
5、层。这一层的厚度一般在0.1到1µm之间。区域VI构成了材料的永久变形区,这一区域的特征为典型的纤维状组织结构或择优取向。其厚度一般在一毫米以内。区域VII构成了材料的永久变形区,但是不包括择优取向区。这一区域形成的是缘于表面层相对体相的滑动或由于孪晶造成,这一区域的厚度与变形时间有关,时间越长,厚度会越大一些,但是一般不超过零点几毫米。区域VIII包括弹性变形区和拉应力区域。.一般而言残余力在区域VI到VIII范围内。它们的起源符号和数值与外界的作用力与环境条件相关。在区域VIII和部分的区域VII范围内,一般形成的残余应力是
6、拉压力,而在区域VI形成的残余应用一般为压应力。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区域I至III的性质对于摩擦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区域V至VIII的性质对于磨损的影响很大13.简述表面层和涂层形成残余应力类型按照残余应力平衡范围的不同,通常可将其分为三种:(A)第一类称宏观残余应力,它是由工件不同部分的宏观变形不均匀性引起的,故其应力平衡范围包括整个工件。例如,将金属棒施以弯曲载荷,则上边受拉而伸长,下边受到压缩;变形超过弹性极限产生了塑性变形时,则外力去除后被伸长的一边就存在压应力,短边为张应力。这类残余应力所对应的畸变能不大,仅占总储存能
7、的0.1%左右。(B)第二类称微观残余应力,它是由晶粒或亚晶粒之间的变形不均匀性产生的。其作用范围与晶粒尺寸相当,即在晶粒或亚晶粒之间保持平衡。这种内应力有时可达到很大的数值,甚至可能造成显微裂纹并导致工件破坏。(C)第三类称点阵畸变或亚微残余应力。其作用范围是几十至几百纳米,它是由于工件在塑性变形中形成的大量点阵缺陷(如空位、间隙原子、位错等)引起的。变形金属中储存能的绝大部分(80%~90%)用于形成点阵畸变。这部分能量提高了变形晶体的能量,使之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故它有一种使变形金属重新恢复到自由焓最低的稳定结构状态的自
8、发趋势,并导致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回复及再结晶过程。14.简述扩散机制及影响因素。扩散的机理固体中的原子之间的跃迁实质上是一种原子活化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过程。①平衡位置原子的振动:在固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排列的紧密程度较高,它们被晶体势场束缚在一个极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