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语文试卷分析.doc

五五语文试卷分析.doc

ID:58018252

大小: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0

五五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1页
五五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2页
五五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3页
五五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4页
五五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五语文试卷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卷面分析班级:五年级五班学科:语文任课教师:柴好丽完成时间:2013年4月27日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一、学生做题情况总体评价本学期期中考试,我班参试学生85人。这张试卷的基础题占50%以上,难度适中,考查的知识点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至四单元所学的内容。本次试题共分为:一、书发展吧(3分);二、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三、阅读理解(27分);四、习作乐园(30分)共四部分。共计100分。其中本班学生得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66分。本班学生全部参评,平均分为:85.69分。优秀

2、率是:82.35%;及格学生人数85人,及格率是:100﹪。本试卷的命题本着努力体现新课标中新理念的原则,除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试卷的命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这张试卷我们似乎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牢固程度估计过高,当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的心理很不是滋味,一遍又一遍的翻着试卷,一题又一题的做着分析从成绩看,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学习状况,能引导今后的教育教学方向。二、

3、基本数据总体情况参试人数人平分数优秀及格待及格人数比率%人数比率%人数比率%8585.697082.35%85100%00%各小题得分情况统计大题号小题号分值得分率大题号小题号分值得分率分大题号小题号分值得分率一397.12%5272.39%二1698.4%1294.67%2694.29%2294.08%3685.36%3292.8%4690.57%4296.59%51396.19%5495.39%6385.25%6293.42%三1290.59%四3085.61%2392.64%3292.87%4283.56%三

4、、成绩与经验一、知识讲授方面:(一)对基础性知识,课堂上要求学生会读会写。对于字词教学不仅做到理解,还要做到会掌握,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达到运用。(二)阅读理解  本题包括两个短文,第一个短短文是课内文段,学生作答题目时都很容易地得到分数,也较容易理解短文中人物的形象,得分率较高。第二个短文是课外文段,第1小题要求查字典,学生掌握不是很好。第六小题让孩子谈感受,对克雷斯说什麽?学生没有认真仔细地研读短文,导致阅读失分,今后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三)习作乐园  本题可以说给了学生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让学生

5、以小华的名义给许家芯写封信。但学生在写作时(1)没按书信的格式;(2)有的学生句子不通顺,书写不认真,篇幅简短;(3)有的学生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抓住重点来写。原因在于学生审题不清,写作时没有明确的方向。   纵观本次期末检测试卷总体来看,个人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是应加强学生的书写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不但会写,而且应该把字写正确、写端正。二是应加强课内外阅读能力的训练,尤其是高年级更应该如此。因为几乎所有的语文考试都有这方面的题目出现,而且它还占有相当大的分值,阅读概括能力的好坏与教师平时的训练有相当大

6、的关系。三是学生卷面的整洁度也存在问题,有的学生一场考完后,自己的试卷写的很乱,可见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良,所以教师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辅导与管理方面:1、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2、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教师

7、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四、典型错题分析1.例:知识积累与运用第(4)小题:〔原题及属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题属于中等难度题。〔做题情况〕正确率63.12%。〔错误原因〕学生只考虑字面义,没有考虑虚词用法。〔补救措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学中应教给学生做这类题的方法,“其”“之”“乃”等虚词用法。2.

8、例:知识积累与运用的第(6)小题:〔原题及属性〕:口语交际〔做题情况〕正确率72.39%〔错误原因〕此题实际还是考学生对课本内容得理解,因学生学习知识较死板,不能举一反三,稍微变一变说法,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就难以解答。〔补救措施〕今后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灵活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例:阅读理解第(2)小题:〔原题及属性〕根据意思写词语。〔做题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