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德育的主要观点.doc

生本德育的主要观点.doc

ID:58007500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0

生本德育的主要观点.doc_第1页
生本德育的主要观点.doc_第2页
生本德育的主要观点.doc_第3页
生本德育的主要观点.doc_第4页
生本德育的主要观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本德育的主要观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本德育的主要观点1、尊重比爱更重要2、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3、学生是教育的资源与力量4、德育是艺术而不是技术5、肯定比否定更有力量6、学生是有无限的潜能与可能性7、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具有教育力量8、成长就是犯错与改错的过程9、德育的根本出路在学生中间10、努力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尊重,比热爱更重要也许是几千年封建制度遗留下来的“后遗症”,我们中国的“师爱”和父爱、母爱一样,都有点“变味”。学生在现代法律面前本应该享有的尊严、人格,以及他们维护生命和身体的权利,往往都在这种“师爱”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多如牛毛的教师侵害学生权益的“小毛

2、病“却在一些学校中盛行,使不少学生的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或人格尊严不断地受到侵害。特别是从学校到家庭,“孩子不打不成材”,“严是爱,宽是害,只有严格要求才可能成材”的观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甚至成为不少教师以至学校的“教育准则”,好象学生只能在严格和严厉中才能有出息,才算是尽到了教师的职责,却未考虑:为何我们的学生创造性不强,无论是创新意识还是创新能力?特别是在进入信息时代,面临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之际,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听话,发现传统的教育方式、管理办法越来越不灵光,越来越难以推行。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关键是我们不少

3、教师未能真正地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而是在“爱”的大旗下,以自己为中心,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做的还是“严”字文章,不知不觉中拉开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其实,进入网络盛行的时代以来,学生的许多观念、能力、知识、技术等,已不逊于教师,甚至还超过了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面对当今的社会,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没有什么可以趾高气扬,自以为高明。比如制作网页,本人就什么也不懂,可又十分有必要做一张,怎么办呢?雇人做,没钱;自己做,又不会;最后,自己还是请自己的一位学生帮忙,才做了一张网页,并顺利地上了互联网。技不如生的我,也并不因此而降低身份,被学生们看不

4、起。当然,我也曾经充满爱心地去管理、教育过学生,认为自己有二十来年的工作经验,理所当然的比学生们“高明”。可是,有一位被我严厉批评教育的学生却坦率地告诉我:你说的、做的,我都见识过了,对我丝毫不起作用,有没有新“招术”?这位学生的话,当时“噎”得我够呛,可仔细一想,学生的话却十分有理。在法制逐步健全的社会里,在网络日益发展的社会里,难道不应该换换“招术”吗?!十分有必要。在虚心向学生求教,诚恳征求学生及家长意见,以及深入钻研国内外各种教育理论著作,发现要使教育工作发挥真正的育人功能,仅仅“爱”是不行的,更重要的应该是“尊重”。只有一切从尊重学生出发去考

5、虑问题、安排工作,才会真正地把爱送到学生心中,落到教育的目标上。实践证明,老师以尊重学生为工作前提和基准,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和教育科学观,放下“先生”的架子,主动走入学生行列,一起做新时代的“学生”。就能在工作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做到尊生、信生、爱生,使日益淡薄的亲情、温情、深情,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身边。难怪人们要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我觉得:有其师也必有其生。只要我们教师真正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就能消解目前师生关系中的冷漠、紧张关系,而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当然,做为家长,也需要学习尊重孩子,与他们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

6、。“学困生”潜能的一些特点。1、潜能生的优势面各有侧重,有的学生以言语见长,有的却动作技能超凡;有的学生惯于形象思维,有的抽象思维为优势,因此,如一味从某一方面要求学生,势必会扼杀他们其他方面的潜能,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最基本活动,但决不能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唯一活动。爱因斯坦曾说:“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业余时间之所以是有如此魔力,是因为在业余时间选择参与的。活动有可能使人获得自由发展、充分发展、主动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的机会;而课堂教学在这一点上是难以与其相比的。对于“学困生”,尤应如此。如果我们教师一昧以分数衡量学生,只会使他们对学习

7、丧失信心,一蹶不振。此时,宜扬长避短,从学生优势项上着手,突破一点,使之在这一点上得到成功,获得宝贵自信心才真正有可能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所以,对“学困生”我们既要发展他们潜能的优势面,也要考虑如何帮助他们扬长避短,以点带面,最终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2、即便是同一方面的能力,各人的发展速度也不尽相同,不同阶段发展速度不等,有的先快后慢,有的先慢后快,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即使各尽其能,每个人在这方面发展所能达到的层次也有不同。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个人都达到“满分”,百分百地完成任务,这似乎是人人都明白的常理,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对“

8、学困生”尤甚。3、“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许多方面能力更易被忽视,或者被压抑,得不到应有的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