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03903
大小:87.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4-06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如何管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节:前言于“至拙”处见“至巧” 前言于“至拙”处见“至巧” “管理”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技巧,还是一种能力?抑或干脆称它为一门科学? 关于这个困扰着众多管理者多年的命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各有自己的答案。 我也不例外。只不过也许略有不同的一点在于,对于“管理”,我更多地把它视为一个“哲学”命题,甚至于是一个“心理学”命题。即,管理学的真谛其实并不在于“怎样做”(操作技巧或技能),而在于“怎样想”(如何认知)。这就像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当我们将所有注意力都本能地集中于某个看似明显的事物(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做,往往是出于一种“传统认知”的影响,而且
2、这种“传统认知”的影响力往往极为强大,强大到几乎成为我们的“认知本能”,以致到了几乎不可能被“质疑”的程度),常常“上下求索而不得其解”,直弄得自己脑门冒汗、身心俱疲的时候,才往往会突发灵感,猛然意识到原来那个看似明显的事物旁边的原本“毫不起眼的事物”,才是你要寻找的“真命天子”。管理也一样。在这个领域里存在着太多“不可侵犯”的“常识”。明明照着这些“常识”做总是让人碰得头破血流,那些“常识”却依然“不可侵犯”,只能令人埋怨责任全在自己—不是自己缺乏“慧根”,根本不可造就;就是自己“时运不济”,老天不长眼。总之,都怪自己“废物”。真正敢于站出来对“常识”发出质疑之声的人,实
3、在是凤毛麟角。 那么,在这些“常识”(应该称其为“伪常识”才对)中,到底是哪些东西总是在阻碍人们成功的脚步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些“常识”总是过于强调“取巧”——有一种神奇的管理方法,可以让你的公司和员工的效率提升300%;你也可以成为比尔.盖茨;你的智商和爱因斯坦其实没有区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你的公司也可以成为世界500强…… 你也许对这些煽情的语言并不陌生,因为它们已经作为一种“常识”充斥了我们这个世界。你也许曾经参加过一些令你热泪横流、血脉喷张的“励志培训”;也许曾看过不止一本令你觉得你真的与比尔.盖茨其实只有“一步之遥”的“励志书籍”,但是,你肯定会有
4、过不止一次这样的体验——这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撑死只能持续一个星期(这还算长的),那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一个自己习惯并熟悉了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一如既往的,茫然若失,找不到方向的自己……第1节:前言于“至拙”处见“至巧” 前言于“至拙”处见“至巧” “管理”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技巧,还是一种能力?抑或干脆称它为一门科学? 关于这个困扰着众多管理者多年的命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各有自己的答案。 我也不例外。只不过也许略有不同的一点在于,对于“管理”,我更多地把它视为一个“哲学”命题,甚至于是一个“心理学”命题。即,管理学的真谛其实并不在于“怎样做”(操
5、作技巧或技能),而在于“怎样想”(如何认知)。这就像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当我们将所有注意力都本能地集中于某个看似明显的事物(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做,往往是出于一种“传统认知”的影响,而且这种“传统认知”的影响力往往极为强大,强大到几乎成为我们的“认知本能”,以致到了几乎不可能被“质疑”的程度),常常“上下求索而不得其解”,直弄得自己脑门冒汗、身心俱疲的时候,才往往会突发灵感,猛然意识到原来那个看似明显的事物旁边的原本“毫不起眼的事物”,才是你要寻找的“真命天子”。管理也一样。在这个领域里存在着太多“不可侵犯”的“常识”。明明照着这些“常识”做总是让人碰得头破血流,那些“常
6、识”却依然“不可侵犯”,只能令人埋怨责任全在自己—不是自己缺乏“慧根”,根本不可造就;就是自己“时运不济”,老天不长眼。总之,都怪自己“废物”。真正敢于站出来对“常识”发出质疑之声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那么,在这些“常识”(应该称其为“伪常识”才对)中,到底是哪些东西总是在阻碍人们成功的脚步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些“常识”总是过于强调“取巧”——有一种神奇的管理方法,可以让你的公司和员工的效率提升300%;你也可以成为比尔.盖茨;你的智商和爱因斯坦其实没有区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你的公司也可以成为世界500强…… 你也许对这些煽情的语言并不陌生,因为它们已经作
7、为一种“常识”充斥了我们这个世界。你也许曾经参加过一些令你热泪横流、血脉喷张的“励志培训”;也许曾看过不止一本令你觉得你真的与比尔.盖茨其实只有“一步之遥”的“励志书籍”,但是,你肯定会有过不止一次这样的体验——这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撑死只能持续一个星期(这还算长的),那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一个自己习惯并熟悉了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一如既往的,茫然若失,找不到方向的自己……第2节: 久而久之,“励志”本身就成为了一个行业——能让你“激动”一下,身上打个激灵就行,至于是否能把你真的带上“成功之路”,则不是我要关心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