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doc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doc

ID:57994310

大小:7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6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1页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2页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3页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4页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临床上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临床上增加喜炎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康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两组患儿均不存在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经临床研究

2、结果表明,使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关键词】喜炎平;利巴韦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29-0181-02在临床上,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临床疾病,一般是由肠道病毒侵袭引起的,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患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筹部位皮疹或疱疹,部分患儿可能存在心肌病以及脑炎等并发症。患儿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及处理,很大程度会引发重症脑炎以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导致死亡。在此次临床研

3、究中,笔者对本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木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9个月〜6岁,平均年龄2岁。其中有65例患儿存在发热情况,体温约为38°C,持续时间为4d左右。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1)患儿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患儿入院前没有使用药物进行治疗。1.3排除标准(1)患儿不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肾炎、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慢性肝炎

4、等其他器官严重原发性疾病。(2)患儿不存在意识障碍、交流障碍等。1.4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在临床上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口腔清洁、皮狀疱疹护理,并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能量等。1.4.1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剂量为10-15mg/(kg?d),将其溶于100〜250ml且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治疗。1.4.2实验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喜炎平治疗,剂量为5〜10mg/(kg?d),将其溶于100〜250ml且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治疗。两组患儿均以5d作为一个疗程。1.5观察指标

5、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疾病体征、康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1.6临床效果评价(1)显效:患儿经过3d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4d内皮疹消失,疱疹结痂,皮疹没有复发现象。(2)有效:患儿经过3d治疗后,体温基木正常,5d内皮疹消失,疱疹结痂,口腔黏膜溃疡有所改善,存在少量散在皮疹。(3)无效:患儿经过3d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体征不存在显著变化,或者患儿病情加重。1.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

6、较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上,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X0.05)。见表1。表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组别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例(%)对照组(n二50)20201040(80)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康复时间实验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以及康复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X0.05)。见表2。表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康复时间比较d组别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康复时间实验组(n=50)2.63±1.214.21±1.555.91±1.33对照组(n=50)4.43土1.526

7、.20土1.827.76土1.50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均不存在不良反应情况,疗程结朿后进行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等各项指标检查,均不存在异常情况。3讨论在临床上,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传染病,主要因肠道病毒的侵袭而致病,病毒多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多发群体为3岁以下的儿童。患儿以及隐性感染患儿均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密切接触等[1]。患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手部、足部、臀部以及肛周存在红色疱疹或者斑丘疹,存在口腔黏膜溃疡或者口腔黏膜疱疹,部分患儿还会存在脑膜炎、脑脊髓

8、炎、肺水肿、循环障碍以及脑炎等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相关临床研究显示,手足口病引发的重症脑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