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74636
大小:10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9-04
《感知觉的研究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知觉的研究方法主讲人:朱向荣2010年12月7日研究婴儿心理的困难被试不容易选取研究婴儿心理类型与施测手段极为有限时间稍长、内容稍复杂的实验就无法很顺利地进行(一)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方法习惯法或去习惯化法经常用注视时间、心率、吮吸频率等作指标,来测量婴儿感知觉的辨别能力。如:1982年Demany对听觉情景分析加工发展的研究Demany使用重复出现的音调来研究声音源离析。对2到4个月的婴儿进行了两个实验序列的测试,来测试他们发现音调呈现顺序的变化能力,使用了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方法,以注视时间为因变量,结果显示婴儿能够依据频率对声音进行分
2、类。不足之处:1、以后的研究证明除频率外,还可能依据其他因素比如空间定位、音色,振幅对声音进行分类。2、在这种实验范式中,被试并没有像在自然中那样同时听几种不同的声音,因此这种实验获得的关于婴儿声音源离析能力的结论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二)偏爱方法当给婴儿呈现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刺激物时,婴儿或很快地注视其中的一个,或较长时间地注视其中的一个,这种现象就是视觉偏爱。最早运用视觉偏爱是研究婴儿的视敏度。根据婴儿喜爱有图案的模式,不喜爱没有图案的模式的特点,范茨设计了一幅幅黑白相间的线条图,每幅图的线条宽细不同,每幅线条图都配以一张同样大小的
3、灰色正方形,每次给婴儿看一对图。他推断婴儿一直喜爱的最后那副最细的线条图便是婴儿可以觉察到的线条宽度。利用这种方法发现新生儿能看到10英寸远的八分之一英寸宽的线条,6个月的婴儿能够在同样的距离上看到六十四分之一英寸宽的线条。同样,偏爱方法也用于测量婴幼儿辨别声音的能力。1980年,DeCasper和Fifer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时对母亲声音的偏好。1986年,DeCasper和Spence又进一步说明新生儿对在胎儿期听过的故事和音乐出现偏好。(三)操作性条件反射◆通常采用两种反应:一是头的转动,另个一是啄奶嘴。每当产生这两种反应时,就用
4、婴儿感兴趣的东西予以强化。◆条件性转头法◆高频振幅吮吸技术◆条件性转头法实验范式:先呈现一个声音或变化了的声音,利用一个有趣的视听影像作为强化物来教婴儿对刺激作出反应。一个程序是教婴儿将头转向强化物(Berg&Smith,1983;Nozza&Wilson,1984)另一个程序是婴儿学习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扬声器。(Trebub,Schneider,&Edman,1980)婴儿坐在隔音室内,前方左右各有一个喇叭,以固定的频率,随机变化音量,或左或右放出声音。若婴儿听到声音后朝发音方向转头,给予强化物。经过这种训练后,音量渐渐降低,记录婴儿
5、听到声音稳定转头的反应。正确反应率为65%即为音阈水平。结果表明:(1)婴儿由6个月到12个月,声音敏锐度平均增加5-7个分贝;(2)6个月至成人,敏锐度约增加到25分贝;(3)婴儿对高频的声音(1万赫兹以上)敏锐度与成人相差无几,主要发展低频范围的敏锐度。◆高频振幅吮吸技术Vouloumanos和Werker(2004)测量2到6个月婴儿的听觉偏好,因变量采用的是高振幅吸吮,发现对于言语刺激,婴儿更多地表现出高振幅吸吮动作。(四)有意义的自然反应1、视崖反应2、抓握反应与眼动3、回避反应视崖装置的组成:一张1.2米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
6、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用红白格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渊)。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降到地面,虽然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但实际上有玻璃贯穿整个桌面。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0.3米宽的中间板。(五)其它1、视动眼球震颤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婴儿扫视物体时不自觉的眼球运动来鉴别其视敏度。2、诱发电位测量法通过测量记录大脑枕叶区(视觉中枢)脑电波变化的特点来确定婴儿的视敏度。3、配色法萧孝嵘(1939)用配色发测定婴儿颜色辨别力,张增慧(1984)也用了这种方法做了测试,发现2岁婴儿中有30%能识
7、别和匹配红色、白色和黄色;2.5—3岁时。95.8%能识别和匹配红、白、黄、绿、紫、蓝和橙色。4、心理物理学方法对于3或4岁的幼儿而言,则可以用心理物理学方法中成人程序的变式来加以测量听力的发展(Wightman,Allen,Dolan,Kistler,&Jamieson,1989)实验程序:通常给儿童呈现三种不同的声音间隔,但是只有其中一种信号需要加工,而且这种信号是随机地出现在一种间隔中,儿童要求选择出包含着不同声音的间隔。同时,这些声音间隔伴随着卡通图片出现,这使得整个实验程序看起来更像一种视听游戏。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