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57858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4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众数说课材料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众数。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统计单元的第一课时,《众数》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和“平均数”的基础上,根据《课标》对小学数学内容新的要求,而安排的一种新的统计量的学习。众数是以前的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内容,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新知识。它在统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材结合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有些时候用平均数、中位数来描述,不能很好地反映
2、数据的集中趋势,然后揭示出众数,加深学生对众数意义的理解,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体会众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众数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基本情况。通过学习学生明确了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决定。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让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
3、义。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让学生参与统计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理解众数,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教学难点:弄清楚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判断。三、教学思路:在整个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学案导学—复习铺垫,小组合作——自主研究,展示交流----点拨归纳,巩固练习,检测达标”。
4、四、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我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马良小学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组织了集体舞比赛,五年二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班主任老师打算从20名舞姿好的同学中选出身高匀称的同学参加比赛。这时对学生提出了问题:如果要使选出的队员身高均匀,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小组说说你的想法。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了感兴
5、趣的话题,把学生带入了需要“统计”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交流的欲望。(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揭示众数的意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能会产生几种观点:1、利用平均数选出参赛队员。2、利用中位数选出参赛队员3、找出身高相同的同学参加比赛。在几种提议下组织学生讨论,到底哪种方法最适用?这时学生会发现选出身高相同的同学参加比赛这种方案最适用。由此揭示了众数的含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引导学生发现有些时候用平均数、中位数来描述,不能很好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6、。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观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众数这个统计量呢,使学生明确,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也就是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适。2、加深学生对众数的理解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众数的基础上,接着出示一道题,有两组数让学生找众数。根据学生的答问揭示众数的两个特点: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加深学生对众数的理解。3、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弄清楚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
7、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因此我设计了让学生把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进行比较区分,然后总结概括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明确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但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决定。(三)、巩固内化,拓展延伸1、巩固练习:完成了三题。本来还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你去过商场买过服装吗?你知道休闲类服装型号的“均码”是什么意思吗?均码一般是根据人的平均身高、胸围等数据确定的统一商品型号,与多数人的型号接近.
8、所以均码里蕴涵着平均数和众数的原理。由于时间不够,没有完成。另外电视台正在举行“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计算选手的最后得分时,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剩下的得分的平均数,把它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两题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是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