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57680
大小: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03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第一、二册)一、整个小学阶段教材编排特点:在教材的前言中,也介绍了教材的特点,简明实用、内容生动(图文并茂、有趣味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个单元后面都有设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动动脑动动手的探究性小问题);便于教学(能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软件);注意小初高的衔接和过渡(避免了简单重复的教学内容)。六册书中,前两册主要是课程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原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后面四册书分别介绍了四个应用软件。因为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是一二册的教材,所以我只把一二册每课的重点提炼出来,下面我们就具体
2、看一看一二册教材。二、内容解读关键词:信息认识实践这两册教材中知识点看起来有些零碎的感觉,涉及到的方面很多,总体起来看就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原理和操作。这三个关键词所代表的就是我们的理念、原理和操作。【第一个关键词】信息。在我们第一次培训的时候,杜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在课程指导纲要中,计算机课变为信息技术课程,这不能只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我们教学理念的转变。我们再来看看指导纲要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块。小学阶段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信息
3、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在前言中还提到要“全面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整体素养,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小学阶段教学内容模块: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 (
4、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汉字输入。 (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 (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 (1)绘图工具的使用。 (2)图形的制作。 (3)图形的着色。 (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 (1)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 (1)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 (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 (2)多媒体作品的编辑。 (3)多媒体作品的展示。信息加工
5、与表达信息获取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处理与交流高中课标中的学习模块: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理念上的转变,信息是我们课程的关键词,而计算机是我们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工具。我们要在自己的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信息的敏感度。【第二个关键词】认识。在学习中,要知道我们所使用工具的原理,在我们前两册教材中介绍的很多都是基础知识,认识电脑、认识键盘、认识画图、认识硬件、软件、认识窗口、认识文件文件夹、认识我的电脑、认识录音机、认识网络。认识只是最低层次的学习要求,由认识到了解,由了解到能使用。而能使用也
6、是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能用,例如打字;第二个层次是会用,例如可以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小的问题;第三个层次就是善用,例如去研究着使用,专门研究某一个方面。而我们要让孩子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提高,基础就是认识,在我们使用每一个软件开始都是要先认识他,了解它与以前所接触过的软件有哪些共性,了解它有哪些特性,然后才能研究去如何去使用这个软件。我们在进行这两册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让孩子掌握这些基础的知识点,更要有一种学习意识:如何去应用计算机,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第三个关键词】实践。我们课程的特点就在于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要以此作为主线,以学生作品作为最终的成果。所以在我们六册书中都有
7、“综合实践活动”版块,就是要让孩子们综合利用本册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有些老师在课时安排中忽略了这一部分,但我认为这一部分恰恰是精华之所在。因为他要使用的不仅仅是本册知识点的总结,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活动主题拓展到其他的、更多的主题,这些主题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个学期或者版块策划一个主题。在活动设计方面也应该有层次,第一个层次要面向可能还不会的孩子,让他们通过活动能达到能用;第二个层次要面向能用的学生,让他们能达到会用;第三个层次要面向会用的孩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