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期末复习资料.docx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期末复习资料.docx

ID:57957321

大小:32.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3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分离: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物理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通过适当的装置或方法,使各组分分配至不同的空间区域或者在不同的时间依次分配至同一空间区域的过程。富集:通过分离,使目标组分在某空间区域的浓度增大。浓缩:将溶剂部分分离,使溶质浓度提高的过程。纯化:通过分离使某种物质的纯度提高的过程分离科学:研究从混合物中分离、纯化或富集某些组分以获得相对纯物质的过程的规律、仪器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回收率:富集倍数:富集倍数=待分离组分的回收率/基体回收率分离因子S:两种物质被分离的程度。回收率R相差越大,分离效果越

2、好。设A为目标组分,B为共存组分,则A对B的分离因子SA,B为氢键:氢原子在分子中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X形成共价键时,还可以吸引另一个电负性较大、且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Y,形成较弱化学结合。分配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当某一溶质在互不相容的两种溶剂中达到分配平衡时,该溶质在两相中的浓度之比分配比(D):某种物质在两相之间各形态总浓度的比值相比:有机相和水相两相体积之比直接溶剂萃取:可溶于水的有机分子(如羧酸、醇类、糖)因具有明显疏水性,可以直接从水相萃取到有机相。间接溶剂萃取:无机离子通过与萃取剂形成疏水化合物后,再被有机

3、相萃取。协同萃取效应:混合萃取剂同时萃取某一物质时,其分配比显著大于相同浓度下各单一萃取剂分配比之和。相对保留值:组分2与组分1调整保留值之比:r21=t´R2/t´R1=V´R2/V´R1分配系数:在某温度T时,组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的浓度之比。即保留时间(tR):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所需的时间;死时间(tM):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如空气)的保留时间;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是指离子或带电粒子以毛细管为分离室,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液相分离分析技术

4、。复合膜:是以微孔膜或超滤膜作支称层,在其表面覆盖以厚度仅为0.1~0.25μm的致密的均质膜作壁障层构成的分离膜。使得物质的透过量有很大的增加。泡沫吸附分离:泡沫分离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因此又称泡沫吸附分离。超分子分离:超分子是两种以上的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缔结而成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聚集体。利用超分子对不同分子的选择性不同进行的分离为超分子分离。分子蒸馏:是基于不同物质分子运动的平均自由程的差异而进行的分离。分子印迹:是合成对某

5、种特定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结合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技术。加速溶剂萃取:ASE用溶剂从固体或半固体样品中快速提取目标物质;通过高温(50~200OC)和高压(10~20MPa)加快提取速度。双水相萃取:将两种聚合物水溶液混合时,当聚合物浓度达到一定值,体系会自然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称为双水相,被萃取物在两个水相之间的分配就是双水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直接从固体(粉末)或液体样品中萃取目标物质的分离方法。调整保留值:调整保留时间为色谱保留时间与死时间之差,即,同理峰底宽:即色谱峰宽,用来衡量色谱峰宽度的参

6、数,Wb分离度:两相邻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色谱峰平均底宽之比二、问答题罗氏极性参数:对于一种溶剂,可得到3种模型化合物在该溶剂中的相对溶解能He,Hd和Hn。它们的和即为此种溶剂的总极性p',即:p'=He+Hd+Hn溶剂选择性三角形的作用:尽管溶剂种类很多,但可以归于有限的几个选择性组。在同一选择性组中的各种溶剂,都具有非常接近的3个选择性参数,因此在分离过程中都有类似的性能,若要通过选择溶剂改善分离,就要选择不同组的溶剂。选择溶剂的一般步骤:1.选择与溶质极性相等的溶剂:要使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度达到最大,首先要使溶

7、质和溶剂的极性相等。2.调整溶剂的选择性:在维持极性相等的前提下,更换溶剂种类,使分离选择性达到最佳。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异同:相同点:推动力都是压力差。不同点:微孔膜是均匀的多孔薄膜,膜孔径在0.02~10μm之间,可以截留悬浮粒子,操作压强在0.01~0.2MPa;超滤膜为不对称膜,其膜孔径在1-20nm之间,操作压强为0.1~0.5MPa,可截留各种可溶性大分子;反渗透膜为不对称膜或复合膜,孔径小于0.5nm,可截留溶质分子,操作压强为2-100MPa。纳滤膜为不对称膜或复合膜,膜孔径约为1nm,

8、可以分离低分子量有机物和二价盐,操作压为0.5~1MPa。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影响因素:超临界流体兼有液体对物质的高溶解度的特性,又具有气体易于扩散和流动的特性,同时在临界点附近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会引起超临界流体密度的显著变化,从而使超临界流体溶解物质的能力发生显著变化,这样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就可以选择性地将样品中的物质萃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