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出凝血筛检试验的临床意义.doc

常用出凝血筛检试验的临床意义.doc

ID:57918139

大小:7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4

常用出凝血筛检试验的临床意义.doc_第1页
常用出凝血筛检试验的临床意义.doc_第2页
常用出凝血筛检试验的临床意义.doc_第3页
常用出凝血筛检试验的临床意义.doc_第4页
常用出凝血筛检试验的临床意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出凝血筛检试验的临床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用出凝血筛检试验的临床意义正常机体有生理性止血、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这些系统处于相互制约、动态平衡状态,维持着血管内血液流通。在病理情况下,止血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任何一个或数个系统发生异常,可因为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出凝血机制的试验有血常规(含血小板检测)、凝血四项(含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现将血小板检测、凝血四项(含凝血酶原吋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1.血小板计数的意义血小板在参与血栓形成

2、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粘附、聚集、及其释放产物花生四烯酸的促凝作用和受体表达参与止血、凝血及血栓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计数是测定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浓度,预测机体的止血功能。正常人血小板数随时间和生理状态变化:如一天Z内可增减6%〜10%午后略高于早晨;春季较冬季低;平原居民较高原居民低;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妊娠屮晚期增高,分娩后即减低;运动,饱餐后增凝高,休息后恢复。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比毛细血管高10%。病理情况下,血小板减低是引起出血常见病因。当血小板在20X10/L~50X10/L吋,可冇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症状;当低于20X10/L可有

3、较严重的出血;低于5X10/L时,常常用出凝血筛检试验的临床意义正常机体有生理性止血、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这些系统处于相互制约、动态平衡状态,维持着血管内血液流通。在病理情况下,止血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任何一个或数个系统发生异常,可因为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出凝血机制的试验有血常规(含血小板检测)、凝血四项(含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现将血小板检测、凝血四项(含凝血酶原吋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1.

4、血小板计数的意义血小板在参与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粘附、聚集、及其释放产物花生四烯酸的促凝作用和受体表达参与止血、凝血及血栓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计数是测定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浓度,预测机体的止血功能。正常人血小板数随时间和生理状态变化:如一天Z内可增减6%〜10%午后略高于早晨;春季较冬季低;平原居民较高原居民低;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妊娠屮晚期增高,分娩后即减低;运动,饱餐后增凝高,休息后恢复。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比毛细血管高10%。病理情况下,血小板减低是引起出血常见病因。当血小板在20X10/L~50X10/L吋,可冇轻度出血或手术

5、后出血症状;当低于20X10/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低于5X10/L时,常严重出血。常见疾病冇: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瘢狼疮、ITP。③血小板消耗过多:DIC,TTPo血小板增多见于:①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②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③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约占住院患者31%)。近期外科手术。尤其是脾切除手术后患者(占19%)。④其他疾病:心脏疾病、肝硬化、慢性胰腺炎、烧伤、肾功能衰竭、先兆子痫、低温。⑤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增高标本中,约5

6、0%來自恶性疾病患者。2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意义凝血酶原时间(PT)是检测外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也是监测口服抗凝剂剂量有效的检测指标。参考值11〜14秒。1.1PT延长PT超过正常对照三秒以上或PTR(凝血酶原比例=被检血浆PT/正常血浆PT)超过参考值范围即为延长。见于:①先天性FII、FV、FVII、X减低及纤维蛋白原缺乏(FIB低于500mg/L)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女n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紊K缺乏、血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等。香豆素治疗时,当FI[、FV、FVII、F

7、X浓度低于正常人水平40%时,PT即延长。2.2PT缩短①先天性FV增多,②DIC早期(高凝状态),③口服避孕药、其他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血管损伤等均为血栓形成的基础)。2.3口服抗凝药的监测临床上,常将INR(国际标准化比值)为2~4时作为口服抗凝剂治疗时抗凝浓度的适用范围。当INR>4.5时,如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浓度仍正常,提示抗凝过度,应减低或停止用药。当INRV4.5,同时伴有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数减低时,可能是DIC或肝病等所致,也应减低或停止用药。口服抗凝剂达到冇效剂量吋INR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1・5〜2.5,

8、治疗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瓣膜病为2.0〜3.0,治疗动脉血栓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