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9782
大小:1.15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7-12-24
《湖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序言《湖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根据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个五年规划纲要》,由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组织编制。工业经济是支撑湖州经济发展的脊梁,其发展水平是衡量湖州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工业是湖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三力”、加快推进“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对于深入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湖州整体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较快发展,特制订本《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湖州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加速期。本《规划》在分析湖州工业发展现实基础和面临机遇挑战的基础上,确定“十二五”期间工业转型升级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明确工业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提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覆盖范围包括湖州市所辖的三县二区,规划年限为2011年-2015年。本《规划
3、》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是加快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性文件。目录一、工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基础二、“十二五”工业所面临的形势(一)发展机遇(二)严峻挑战(三)工业发展趋势三、“十二五”期间总体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一)发展重点(二)空间布局五、主要任务(一)加快发展特色大产业(二)加快建设工业大平台(三)加快推进工业大项目(四)加快培育龙头大企业(五)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六)加快促进节能减排(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八)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六、保障措施(一)健
4、全转型升级规划体系(二)完善转型升级政策体系(三)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四)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五)强化人才队伍支撑(六)完善融资服务体系(七)营造良好服务环境一、工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湖州工业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方针,坚定不移地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以“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为总抓手,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狠抓工业投入、平台建设、培大育强、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等工作,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工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全市
5、工业经济总量继续扩张,经济效益指标水平明显提升,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突现。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37.1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42%(可比价),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8.9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77.8亿元,年均增长20.12%,比“十五”末增加1.5倍;分别实现利税总额、利润总额215.99亿元、132.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29%、20.34%,经济效益良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69家,比“十五”末增加1628家,从业人数达到36.24万,是“十五”末的1.44倍;至2010年,有6家大企业营
6、业收入超过了50亿元,其中2家企业超100亿元。五年内有8家公司成功上市融资,全市上市企业达到了12家。工业产业结构渐趋优化。“十一五”以来,加大产业导向,积极实施“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由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演进。到2010年,纺织、建材、机电制造、金属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9.85%。产业构成有较大优化,纺织、建材产业规模以上产值总量增加,比重比“十五”末下降7.96个百分点;机电制造、金属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产值比重达到32.98%,比“十五”末上升9.8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战略性新
7、兴产业发展初见端倪,2010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4.3694%,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产业已发展成百亿级新兴产业。工业项目投入力度加大。“十一五”以来,工业性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投资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十一五”累计完成工业性投入145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20倍,年均增幅达到16%。工业大项目增多,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投资累计完成835.28亿元,亿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359.76亿元,占24.7%。紧紧抓住产业转移契机,五年累计引进千万元以上工业内资项目2672项,实到内资261.7亿元,实到外资32.6亿美元,推进
8、工业化发展的机电制造业实到资金已居引进内外资首位。“大好高”项目的引进投入已成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新兴产业的主要途径。一批高起点、高水平的大项目建成投产,有力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