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69202
大小:535.5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8-05-13
《苏州地区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十二五”是我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三区三城”建设、全面加快工业战略转型升级,力争在“六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并进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根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规划总结了“十一五”全市工业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及下一个发展期所面临的宏观形势,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战略领域及重点、战略布局和战略举措。规划为在“十二五”期间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内最大质量领先的现代高端制造业城市、全球重要的新兴产业制造中心和具有较强国际
2、竞争力的制造业自主研发创新基地提供宏观指导和决策依据。一、“十一五”工业发展成就的综合评价(一)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新型工业化战略,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和“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目标,正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平稳、健康、较快的发展总态势,全面实现了“十一五”工业规划中提出的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全市制造业体系的整体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发展水平和发展成效居全省领先,为苏州“十一五”-7-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完成作出了重大贡献。至2010年末,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4599亿元,成为继上海之
3、后工业产出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的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7.7%,较2005年61.2%降低了3.5个百分点,苏州工业总体已经跨过了工业化的中期或中级阶段,正在向工业化的后期或高级阶段迈进。整个工业结构形成了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链节较为完整,产业门类较为齐全,技术进步基础较好,竞争优势明显,国有、外资和民资优势互补,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协调共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战略新格局。突出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支柱产业持续、较快增长。全市工业产业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工业产出总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占比达到25%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市电子信
4、息、装备制造、纺织、轻工、冶金和化工六大支柱产业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六大支柱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512亿元,与“十五”末相比,年均增长19.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5.58%。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8948亿元,年均增长20.9%,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1.1%,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4522亿元,年均增长23.3%,占全省比重达到18.2%,纺织产业实现产值3138亿元,年均增长15.9%,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0.6%,轻工产业实现产值2438亿元,年均增长16.4%,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9.1%,冶金产业实现产值2731亿元,年均增长20.3%,占
5、全省的比重达到20.1%,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735亿元,年均增长19.5%,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6.4%,六大支柱产业在我市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主导地位。-7-表一“十一五”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产出总量及在全省占比序号产业内容2005年总量(万元)2010年总量(万元)年均增长率(%)2010年全省总量(万元)在全省占比(%)1电子信息产业346544018947921420.914655000061.12装备制造业158500294522281923.324797000018.23纺织化纤业150191863137874815.910268000030.64冶金业10844717
6、2731289420.313567000020.15轻工业114200802438008816.412745000019.16化工业71251331734718019.510590000016.4合计9491354623512094319.988031000026.72.战略新兴产业势成规模。“十一五”期间,苏州以超前的战略眼光率先提出并开始了以新型平板显示为代表的“四大跨越工程”,全面拉开了向新兴产业进军的序幕,全市工业提出以新兴产业为第一方略全面引领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成果。2010年,规模以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
7、备制造以及软件和集成电路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71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8.9%,占全省新兴产业的比重达到34%。全市新兴产业2010年实现盈利542.2亿元,增长53.37%,高出规模以上工业13.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比重达36.9%,全市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已势成规模,并逐渐成为带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驱力和引领工业高端发展的强大增长极。3.产业集聚程度日益提高。全市产业集群态势进一步发展壮大,一大批具有较大规模和特色的产业园区成长迅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