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51180
大小:3.19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1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设计(粤教版选修3-2)连山高级中学庞道娟设计思路积极响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在课堂中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产生新的疑问,驱使学生作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最后又让学生带着新的疑问走出课堂,以利于学生的课后学习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知识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做到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对学生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悟研究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和方法,进而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材分
2、析本节教学内容属于电磁感应的基础课,在学生已有的电磁感应知识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进一步分析和掌握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学好本节内容,掌握其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大小,包括第五章的交变电流和变压器作铺垫。因此,这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这是课程目标中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探究式教学已有一定的基础,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探究程序。因此,在本节内容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学
3、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己完成探究的每一个过程,如提出疑问、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论的分析与评估。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情分析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几种常见的磁场以及磁通量的概念,并且对电磁感应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磁场过于抽象,学生通过对力学的学习,已经习惯对看的见摸的着的宏观物体进行状态和过程的分析,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以及所引起的磁通量的变化,学生感性上可能认识不到位。教学目标1.观察电磁
4、感应现象,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经历电磁感应产生条件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3.能够运用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判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4.经历各种实验现象,学会通过现象分析、归纳事物本质特征的科学思想方法。认识实验观察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2)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归纳总结;(3)能够运用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判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教学难点(1)教师对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操控;(2)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磁通量的变化。6教学资源1、 演示实验器材蹄形磁铁,条形磁铁,
5、导体棒,示教电流表,原副线圈,学生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多媒体。2、 学生实验器材(每小组一套)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条形磁铁、导体棒、原副线圈、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两端带鳄鱼夹)若干教学方法以探究实验为主线,结合演示实验,设置合适的问题教学模式,解决本节的主要内容。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探究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演示实验1:切割磁感线借助复习提出问题哪些情况可产生感应电流?实验2:磁铁插入线圈实验3:模仿法拉第实验实验观察收集证据 (实验演示+学生探究)“B”变化或“S”
6、变化分析论证“Φ”变化归纳结论结束课堂6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一、新课导入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由此受到启发,开始了“由磁生电”的探索,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于1831年8月29日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教师演示: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师:上述现象说明什么?今天我们就将遵循前辈科学家的足迹,通过实验探索、科学的归纳概括的方法,来认识这一重要的现象,即通过你的双手来制造感应电流;通过科学的归纳、概括的方法来得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课题: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二、新
7、课内容演示实验,同学们注意观察。1、实验观察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演示:(课本上图1-2-1)导体切割磁感线、静止、平行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得出结论。实验1:操作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是否产生感应电流导体棒ab切割磁感线摆动是导体棒ab静止不摆动否导体棒ab平行磁感线运动摆动是结论: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时,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2、学生实验:(参考课本上图1-2-2和图1-2-3两个实验)(1)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学生:?学生:观察、记录学生: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感应电流。
8、实验引入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观察到的意想不到的现象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产生疑问,又亟待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顺利地走进课堂。 6探究过程(2)各小组汇报情况,并对学生的实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