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46849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培养创新精神 挖掘学生潜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创新精神挖掘学生潜能摘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心理学观点被运用到教育中,也就是要求教育者应重视教育对象,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关键词:教育;创新;发散思维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159-01今天,这种教育理念L1为多数人所接受。因为他们知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推进索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强项。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创造
2、性思维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激发学生好奇心,丰富他们的想像力知识不等于创造性思维,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小学阶段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这是丰富他们想像力、开发他们创造力的有利条件。好奇是想像的动力,是创造行为的开始,在创造思维屮具有催化作用。爱因斯坦说,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感到好奇时,往往心驰神往,思维天马行空,这正是创新的过程。在中外历史上,著名科学家正由于对事物产生好奇感,才产生了许多重大发明创造,如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
3、液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展开想像,终于创造出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在教学屮,这条规则更应遵循。如学习《春联》一文时,我针对学生们的好奇,要他们观察搜集生活中的春联,在自主语文实践中搜集材料,开阔他们的视野。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边读边想象课文中写到的春联有什么特点,接肴引导学生口己创造春联。小朋友们思考后纷纷举手读自编的春联,有的春联竟然让我眼前一亮。这样多元化思维,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他们潜在的创造力被挖掘,创新萌芽随处可见。二、营造发问的气氛,提高学生质疑能力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创造始
4、于发问,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正如叶圣陶所说:“发明千千力起点在一问那么如何有效地鼓励小学生质疑呢?我想,首先要营造一种欢迎学生发问的生动活泼的气氛,消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紧张焦虑的情绪。老师鼓励的话语,信任的冃光,会心的微笑,表示赞扬的手势,都会增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从而增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分别将质疑环节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把质疑安排在课前预习中,或上课开始时,集屮质疑便于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安排在课后,可以消化知识;以及在思维的延伸中质疑
5、,发现新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口始至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如我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时,有位学生突然举手问:“为什么管家不给公仪休直接送钱呢?这样不更省事?”同学们听了都笑起来,我也表扬他的问题提的好。有学生回答:“因为公仪休爱吃鱼呀!”这位同学又问:“给钱买不更方便吗?想买多少就买多少鱼。”有同学回答:“我预习了课文,课外资料上介绍了两千多年前的鲁国买鱼很难,有钱有时也买不到的在质疑中,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同时也明白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问题,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三、开展发散思
6、维教学,增强学牛创新意识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点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创新需要思维的发散和流畅,需要打破定势,需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有冃的设计一些或条件不完全确定,或结论答案不唯一,或解题方法多样的开放性题目讣学生去思考讨论解决,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发散思维中的求异思维。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不仅要训练学习集中思维,同时更要给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发散思维的机会,使学生
7、不但善于单向思维,而且习惯于多向思维,发展求异思维。有一个教学案例:课堂上正在学习《鹏蚌相争》的故事,一个学牛.高高举起小手:“老师,课文有问题。书上写鹏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鹏的嘴止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于是教师组织大家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要给编辑写信,可以把课文改为“翻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來,便狠狠地瞪了蚌一眼,心想……”、“蚌好像看透了鹏的心思,得意洋洋的想……”老师以教育实践智慧机智地作了处理。但这时又有一位同学有了不同意见:“解
8、的嘴被蚌夹住了,确实不能说话,可蚌就不一定了。它是软体动物,嘴应该在壳内,也许不用开合壳就能说话呢?”于是,似乎还得研究“蚌的嘴在哪里”这个难题。可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的意见争论,会使他们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让他们在讨论中增强了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得到训练。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