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能否这样上.doc

语文课能否这样上.doc

ID:57836712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语文课能否这样上.doc_第1页
语文课能否这样上.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能否这样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课能否这样上六年级丁钦杰这学期曾在一所中学观摩过一名全国知名特技教师的语文课,共两节课,阅读课教“据文解说”,作文课教“叙议结合”。我敬佩上课教师深厚的底蕴,但也被那种纯理性的语文课压得有喘不过气的感觉。我们小学里,每年都要接待一些从幼儿园即将毕业的孩子到学校观摩小学语文课,我经常能从那些幼儿眼里读到迷茫和陌生。幼儿园自由惯了的的孩子没法想象小学语文课竟然如此“拘谨和无趣”,而还有一些童趣气息的小学生更想象不到中学语文还要更加“拘谨”,更加“无趣”。到底语文课模式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演变是人类认知规律的必然,还是语文课本身的需要呢?不管如何,我更认同

2、当前不少语文改革者所认同的:语文呼唤感性教育。它本来来自于多姿多彩的生活,应该回到生活中去,而不是逐渐变成一种抽干了生活气息的文学理论的教育。反思小学的语文课,我假设,它可不可以这样上呢?一、课堂时间一半老师讲课,一半学生自习其实这种课堂模式有不少改革专家已在践行,其中最突出的是教育家魏书生,他不但自己实践成功,还要求他管理的地区、学校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2011年版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在这方面有了迈进,提出每天的语文课给学生留出不少于10分钟的自主练习时间。但由于传统的教学习惯,教师没有放手观念,学生缺乏自主意识,课堂没有成熟的监督机制,这项要求

3、目前在许多学校成了“一纸空文”。语文老师们依然习惯了在课堂上自始至终滔滔不绝地讲,伴随着敲桌子、瞪眼睛、呵斥人等监督纪律的行为。就这样,吃力了还不讨好,语文课被冠上了“高消耗,低效率”在帽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在教育孩子时有一个很高明的做法,她认为从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家长就要从孩子写作业的任务中退出来,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事,千万不能将孩子那根学习的接力棒拿在自己的手里。那么,老师也应该学会从讲台上“退”出来,把学习的棒子交给学生自己。这太重要了,如4宁静致远等品质将自然地形成。二、时间可长短,空间可转移著名语文教师贾志敏老师认为,课堂

4、就是40分钟,任何老师都没有拖课的权利。不过,倒是有一个人能够力理直气壮地任意改变这个时间,这个人的名字叫“语文”。为什么语文课堂的时间一定得是40分钟呢?为什么每篇精读课文的统一授课时间都是两课时,即80分钟?为什么每篇略读课的统一授课时间都是一课时,既40分钟呢?当不同内容的任务都得再规定时间完成的话,必然有的任务太紧,赶时赶点,有的任务太松,走走停停。赶时赶点的不能落实,质量没有保证,走走停停的太轻松,放松了精神,同样会有质量问题。如果,在保证教学内容合理性的前提下,教师能自由操控时间,10分钟教完的略读课绝不要用40分钟,需要两小时才教完的精

5、读课,也不必赶80分钟,语文课必然会更加实效。不仅时间可以长短,上语文课的场地还可以转移:《桃花心木》可以在花园里上,《藏戏》可以在操场上上,《灯光》可以在广场上上……有时候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在阳台上朗读课文,在树丛下阅读书籍,在石桌上写练习……转换了上课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三、阅读课上教材是引子,文学欣赏是主体语文教材本来是大多语文老师们的权威和圣典,大家习惯了用它来点化孩子的学习,也迷信用教材教书就是在教文学,在教文化。现在的许多先觉者发现,语文教材存在很多问题,有极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就是科学性都有待考究。其实,错的

6、不是语文教材,错的是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教参只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它是被浓缩处理过的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等。如果我们想让孩子认识真正的语文,需要带领孩子走进那些有时代气息的原著,需要带领孩子亲近那些精神依然鲜活的文学巨匠。孩子们阅读的园地绝不能只是语文教材,他们还要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电视、电脑等。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先读完古诗,可以再让学生欣赏安徒生的《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教学《望庐山瀑布》,可以再让学生欣赏李白的《望天门山》、《朝辞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很多时候,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博览中获得的。不仅要跳出

7、教参,我们还要跳出作者,跳出体裁,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到更多的文学作品,将某些语文课上成文学欣赏课,真正实现大语文教学观的理念。四、不写命题、半命题作文,写日记、小说我经常在纳闷,曹植七,八岁便能写《七步诗》,欧阳修小时候的文章就有成人水平,古代的孩子那么早就会写作,我们现在这么多的孩子,怎么就少有写作神童呢?有的话,很多孩子表现出来的优秀写作天赋不久就“夭折”了,很快沦为平庸。看看当前学生的作文,充斥了假、空、大的套话。文章本来是一种大智慧,现在偏偏成了大多数考生一项蹩脚的小技巧,是谁让作文成了考试工具呢?毋庸置疑,我们的作文教学是负有很大责任的。每

8、次语文考试,每次作文训练都在不断地让富有情趣,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们去写些带成人思维的作文题,什么《有意义的一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