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

儿科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

ID:57813010

大小:8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30

儿科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_第1页
儿科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_第2页
儿科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_第3页
儿科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_第4页
儿科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OO1.4-94)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2.昼日汗出湊湊,动则尤甚者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盗汗。(二)证候诊断1.肺卫不固证: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颈、胸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平时易患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2.营卫失调证:自汗或盗汗,遍身汗出而不温,畏寒怕风,不发热,或时有低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3•气阴两虚证:以盗汗为主,也常

2、伴自汗,汗出较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口渴唇干。舌质红,苔少或见花剥苔,脉细弱或细数。4.湿热迫蒸证:汗出以额和心胸为甚,见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5•气阳不足证:自汗或盗汗,面日光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或伴遗尿,口淡不渴。舌淡白,脉软。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煮散剂)、中成药1.肺卫不固证治法:益气固表。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黄罠、白术、防风、锻牡蛎、浮小麦、麻黄根等。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等。2.营卫失调证治法:调和营卫。推荐方药:黄罠桂枝五物汤加减。黄罠、桂枝、

3、芍药、生姜、大枣、浮小麦、锻牡蛎等。中成药:黄罠颗粒等。1.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推荐方药:生脉散合黄罠散加减。太子参或沙参、生地、麦冬、五味子、黄罠、熾牡蛎、瘪桃干等。中成药:槐杞黄颗粒等。2.湿热迫蒸证治法:清利湿热。推荐方药:泻黄散加减。生石膏、梔子、防风、霍香、甘草、麻黄根、糯稻根等。5•气阳不足证治法:温阳扶正。推荐方药:附子合麻黄根汤加减。附子、麻黄根、生牡蛎、浮小麦、黄罠、党参、白术、当归、桂枝、甘草等。(―)外治法1・穴位敷贴疗法(1)选用方剂方一:五倍子、熾牡蛎、丁香,比例3:10:K方二:五倍子、五味子、懒龙骨、

4、锻牡蛎、黄罠、麻黄根,比例1:1:3:3:3:k方三:五倍子、五味子,比例2:lo方四:郁金、五倍子、黄柏,比例2:1:lo(2)适应证型:各型汗证。(3)制备方法:以上药物按各自比例,将药物研末过80日筛,以醋或凡士林调和。(4)操作规范:取配制成药3g,置于无菌敷料中,敷于脐部神阙穴、足底涌泉穴,夜敷晨取,连用5〜7天为一疗程,可用2〜3疗程。(5)注意事项:%1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1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1贴敷后皮肤反应不明显,说明皮肤对药物耐受度较好,不影响疗效。%1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过敏

5、性皮肤或瘢痕皮肤和以往贴敷中药过敏者,注意易出现过敏现象,严禁抓挠。2.捏脊疗法(1)穴位定位:“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2)操作方法:%1让患儿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1施术者站在患儿后方,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前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每捏3下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共捏3〜5次。%

6、1最后用两拇指揉按心俞、肺俞、脾俞3~5次。%1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3)注意事项%1操作前可在局部涂撒爽身粉或润滑油起到润滑和保护皮肤的作用%1晨起或临睡前捏脊较适宜%1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操作者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1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1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1本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的患儿。年龄过小者皮肤娇嫩,易损伤表皮;年龄过大者背肌较厚,不易提起,影响疗效。%1局部皮肤破损者,或发热时不宜行本疗法。1.足浴

7、疗法(1)选用方方一: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熾牡蛎。方二:五倍子、乌梅、艾叶。方三:黄罠,瘪桃干,糯稻根,麻黄根。(2)适应证型:各型汗证。(3)制备方法:将所选药物先浸泡20分钟,后将药物煎煮,取汤汁备用泡足。(4)操作规范:将煎煮后的药汁加入适宜温水中泡双足,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宜临睡前操作,连用7天为一疗程。(5)注意事项:水温不宜过烫,防治烫伤双足。1.中药直肠推入保留给药法(1)适应症:无急性感染、肠道及肛周疾病的汗病患者。(2)操作方法:患儿取肘膝位,灌肠时用20讷或50ml注射器抽取适量适温方药,在注射器顶端连

8、接一次性灌肠软管,用石腊棉润滑肛周及灌肠软管,将软管另一端缓慢插入肛门,将药液缓缓推入,推入时间2〜5分钟,同时注意观察患儿耐受情况,推注后抽出灌肠软管,嘱患儿俯卧位10分钟左右,让药物充分吸收。(3)注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