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09672
大小:8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9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维表征导思导悟导行 探疑释疑独学对学群学——“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设计武汉市吴家山中学 彭 俊多一、教材分析1.1内容地位授课主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必修)《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2节。授课内容是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学生已对“基因、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和思维基础。1.2教学目标:1.2.1知识方面:说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的平行行为;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2.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遗传规律
2、的发现和理论的确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溯果求因的实践精神。1.2.3能力方面: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探究过程中多维度延展逻辑推理过程;尝试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解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在探究过程中依托语言表达以及实践动手的平台,教师协助学生反思感悟自身多向发展的相关维度。1.3教学重点和难点1.3.1.教学重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3.2.教学难点:依托类比推理方法和假说演绎方法的应用实践素材,一方面协助学生运用自己的分析解释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另一
3、方面协助学生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验证过程。二、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对话法、探究法三、教学设计思路三条主线:“类比推理”方法对应的萨顿假说知识生成主线,“假说-演绎”方法对应的摩尔根知识生成主线,“教材文字细节”“教材静态模式图”“动态模拟演示图”“图(表)文转换实践信息”“师生协作交流样式”对应的多维信息表征知识主线。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问题探讨 1.问题串递进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内容:①孟德尔分离定律研究的对象是相对性状还是性状? ②相对性状与性状的区别 ③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区别 ④具有显性性状的生物个体自交是否会
4、出现性状?如果出现性状分离,其根本原因是什么?⑤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三者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2.用模式图表示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关系 阅读、回顾之前所学相关内容,结合教师设疑,结合思维断点、知识节点缺失自觉主动或者同伴协作整合相关信息。通过引题、展开、设问、师生协作解析围绕厘清概念目标营造情景铺垫的氛围,以及通过图文表征方式考察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细节。 一、萨顿的假说 1. 围绕建构知识框架呈现信息载体(1)“flash动态演示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2)“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静态图解”(3)“具体文本内容框架式补充
5、填写(见附件1)”(4)“配子形成模式图演进过程补充绘制(见附件2)” 2.围绕建构知识拐点搭建认知支点(1)讨论铺垫:萨顿将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其中的“一致性“具体含义如何理解?(2)问题串引导:①“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行为”主要与哪些生命活动存在联系。②“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两句表述是否准确,理由是什么?(3)文字表格对比表征概念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学习载体,完成附件1或者附件2。
6、 2.通过讨论,辨析 萨顿的假说是建立在“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层面,还是建立在 “基因与染色体”层面1.通过呈现不同学习载体,针对不同学习小组采取主干提炼、内容因果、分类层级、关联关系条理引导,帮助不同学习风格学生体验、分析、认知萨顿假说的发现过程。 (2)依托“问题串 基因染色体在 形成和时保持完整性和 性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 的存在方式在配子中,成对中的一个或者 (什么情况下)在体细胞中,位于 上的基因成对存在,位于 的基因可以不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对中的 个在体细胞中, 存在体细胞中的来源1.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2.只来自
7、父方(什么情况下)3.只来自母方(什么情况下)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形成配子时的行为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通过教师的问题串和表格填写引导,在小组头脑风暴中逐步明晰表述细节中隐含的思维拓展点 ”“文字表格转化”“细节补注 ”三种信息转换方式,以小组学习为主轴,通过激发“言语型学习风格学生”“循序渐进型学习风格学生”“直觉型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激情,带动“视听型学习风格学生”“感觉型学习风格学生”逐步提高 (3)通过设置细节直接指向学生认知易失衡点,一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