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ID:1146079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8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_第1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_第2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_第3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_第4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内容丰富、科学性强,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假设—演绎、类比推理等创新思维能力的好题材。教师只要以学生为主体,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感受乐趣,就能使学生领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学会尝试探究并体验成功。学情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模块2——“遗传与进化”的第二章第二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等内容的前提下,对染色体和DNA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行为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参与相关

2、学习活动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在“遗传因子的发现”一节中,曾经尝试与运用过假设—演绎的推理方法,具有参与本节教学活动的能力。通过本节教学活动的进行,又可为学生以后学习生物的伴性遗传、生物的变异等内容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与DNA的关系。3、明确基因与遗传信息、基因与DNA的关系。4、通过了解孟德尔、摩尔根等科学家投身生命科学研究的感人事迹,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间的关系,及基因的本质;教学难点:

3、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做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理;2、分析科学史实——摩尔根果蝇实验的经典案例,用假设—演绎的方法推断出基因与X染色体的关系。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为主,讲述、讨论、分析与归纳相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设计思路:5首先回顾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内容,使学生学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导出作为遗传物质基本单位的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再尝试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理解和分析摩尔根果蝇眼色性状遗传实验,从而验证基因与染色体理论;而后通过染色体的成分、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等内容的复习,使学生类比推理出基因与DNA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创设主题问题

4、情境(复习“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等内容并提问)1、请同学们分析: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来看,生物前后代个体的细胞,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之间,能够在数目与含量上保持一致的,是什么呢?2、我们知道,作为遗传物质,其数目与含量在前后代个体的细胞之间,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之间,也同样必须保持一致。那么依你看,生物的遗传物质应该存在于那里呢?3、生物体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这样,子代体细胞就具有分别来自母方和父方的两套染色体,且数目相等。那么,作为生物遗传物质基本单位的基因,与这两套染色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

5、思考教师:回顾1865年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基因)理论(参见“相关素材”1)及1903萨顿的类比推理假说(参见“相关素材”2,播放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视频)并提问1、你认为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有那些?2、你认为“萨顿假说”是否等同于事实本身?如何证明其观点的正确性?学生:分析、思考、讨论并交流(部分学生可能提出与“萨顿假说”类似的观点,教师可予归纳)(①多数学生认为“萨顿假说”的正确与否,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②部分学生会提出如何设计实验的疑问。教师应及时给予点拨和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美国细胞生物学家、遗传学家T.H.Morgan(摩尔根)的果蝇

6、杂交实验(参见“相关素材”3)并启发思考:1、果蝇眼色性状的遗传特点与性别有何独特关系?2、你能尝试根据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表现,来解释此实验现象吗?教师:引导学生用假说——演绎的方法解释实验现象果蝇红眼、白眼性状的遗传显然与性别直接相关。根据“萨顿假说”5,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与性别遗传相关的染色体只有X、Y染色体。如果控制果蝇白眼性状遗传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结果是否与此相符?那么,据你看来,控制果蝇白眼性状遗传的基因应该位于那条染色体上呢?(学生可能提出多方面的问题,例如:①观察果蝇的其它性状行吗?②还有什么实验材料可代替果蝇呢

7、?等等,教师应及时帮助分析与指导)教师:引导思考,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作出概括1909年,摩尔根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遗传分析,第一次把果蝇的一个具体的基因(白眼基因)定位于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了萨顿假说的正确性(参见“相关素材”3)。启发:你认为摩尔根实验成功的原因有那些呢?学生讨论:(学生会从不同角度提出摩尔根成功的原因,教师应予以分析和鼓励)教师归纳:①细心观察与善于发现——果蝇白眼这一独特性状的出现;②精妙的推理与判断:明确红眼、白眼性状与性别的联系,使实验分析的目标锁定在性染色体上,从而建立了红眼基因、白眼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