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08118
大小:2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9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参与合作乐于探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环县木钵初中黄过平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促进工农业的生产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2.教材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
2、学习了常见的酸之后的又一教学内容,主要探究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已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这为学习常见的碱的性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学生对碱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思想和方法。三、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发展,真正实现“教学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在“常见的碱”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知识的对比,小组合
3、作,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的能力。使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又形成了互帮互助意识。因此我把这节课的设计重点放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作学习上,我通过“白纸变红字”,“清水变牛奶”这两个魔术设置教学情境,引出课题。为了增强对比性,我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物理性质和用途设置成表格类比形式,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验证性试验探究,分组完成导学案;然后师生再次互动提出问题,共同解决。经过小组内的讨论与合作,以复习提问形式带过了碱的第一个化学性质碱和指示剂的反应,回顾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顺利的引出了碱的第二个化学性质,将重点放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反应这个知识点上,
4、让每组学生尝试着设计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装置,学生展示后教师进行验证。课堂中始终体现教师为服务者,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思想,教师有意在问题中再次暴露问题,而后共同解决加深记忆,本节课的设计主题是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策略分析1.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驱动下学习;(2)、合作学习法:将全班学生按6人一组分为8个小组,每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任务;(3)、交流讨论法:完成学习任务后,每组代表总结组成,使各个小组得到交流。(4)、实验教学法:本节课有学生分组实验;也有教师演示实验。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授之于鱼,不如授之
5、予渔”,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自学对学群学---思考讨论------实验探究-----总结巩固”。(1)、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小组协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3)、互帮互助法:学的好的同学给基础差的同学讲解,学生之间传递的知识往往比老师传授的更容易接受,这样基础差的学生有了认识,基础好的学生得到了巩固。在综合分析课标和教材基础上,以新课堂分组合作探究教学为理念,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流程:五、教学设计流程课题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课时第3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认
6、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活动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NaOH和Ca(OH)2的性质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NaOH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毛笔、涂酚酞的白纸、盐酸、软塑料瓶、大理石、广口瓶、单孔橡皮塞、镊子等。学生准备:NaOH固体、C
7、a(OH)2粉末、烧杯、蒸馏水、试管架、试管、玻璃片、钥匙、纸槽。教学分组将全班48个学生每6人分成一组,共8组,每组选出组长和发言代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创设魔术情境】1.“白纸变红字”:教师往黑板上贴两张白纸(预先涂上无色酚酞溶液并晾干),然后用毛笔蘸取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在纸上写出红色的“NaOH”和“Ca(OH)2”。2.清水变“牛奶”:教师通入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些神奇的现象存在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