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冠心病从脾论治浅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2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Vol.27No.22008年4月JOURNALOFANHUITCMCOLLEGEApr.2008理论研究冠心病从脾论治浅析1朱晋鸣,戴小华(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8)摘要:冠心病病位在心,病变为心脏、血脉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脾胃与冠心病的发病、病证及治疗尤其相关。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和、痰瘀互结、他脏功能失常,从而共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其治疗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同时兼顾养心、除痰、化瘀等。关键词:冠心病;治法;调理脾胃;归脾汤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
2、19(2008)02-0001-03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冠心∀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病有其独特的综合优势,从脾论治冠心病每多收效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卓著。兹就其立论依据、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单味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此处之人参汤即是温补中药和归脾汤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论述如下。脾胃的方药。临床上遵仲景之法,从调理脾胃、斡旋1冠心病从脾论治理论渊源中州入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每获良效。人体以五脏为核心,以五脏间的生理病理联系清吴谦∀删补名医方论#中有关夫心藏神,其为疾病发生发展及表现的内在因素,每
3、一种疾病都用为思,脾藏智,其出为意∃∃心以经营之久而伤,是五脏相关的局部体现。冠心病病位在心,病变为脾以意虑之郁而伤,则母病必传之子,子又能令母心脏、血脉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而与其他四脏虚!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心脾之间相互联系及病变生理病理及病证的密切相关是从五脏相关学说论治的相互传变特点。冠心病的基础,其中,脾胃与冠心病的发病、病证及近代,林晓钟等通过总结邓铁涛教授论治冠心治疗尤其相关。病规律认为,冠心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心气虚脾胃与心密切相连。脾胃与心有经络相连,足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继发因素。太阴脾之经络属脾络胃,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
4、,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冠心病病机的4个主注心中。!∀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云:胃之大要环节。初期的冠心病以气虚(阳虚)而兼痰浊者为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多见,中后期或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则以心阳(阴)宗气也。!虚里即心尖搏动处。另外,心属火,脾属虚兼血瘀或兼痰瘀为多见。在本病的治疗上,邓老土,心与脾为母子关系。脉以胃气为本!,胃为水强调以心脾相关理论作指导,运用调脾护心、补气除谷之海!,心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说明心与脾在经[1]痰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好疗效。脉循行上是相衔接的。2脾胃损伤乃冠心病之病机关键因脾胃失调而致冠心
5、病的原因有3个方面:一冠心病的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宗是思虑劳倦过度,致使脾胃内伤,健运失常,宗气生气亏虚为主,标实则以痰湿夹瘀多见。究其根本原成匮乏,心脉为之不利而成;二是饮食失节,暴饮暴因,在于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因脾胃功能失调可进食,克伤中土,痰湿内生,痹阻心脉或遏制胸阳而成;一步导致气血运行失和、痰瘀互结、他脏功能失常。三是情志不畅,中焦枢机失利,气滞血瘀而成。此2.1气血运行失和气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诸脏外,心经、心包经与胃经、脾经都分布在鸠尾以下至腑间相互协调的作用,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脐上二寸!,同处于胃脘区域,所以心胃感传相通。之源,其
6、功能的失调可对气血运行造成直接影响。冠心病从脾论治,又称心胃同治法!,首载于心主血脉,血行脉中,虽由心气推动,但究其动力则作者简介:朱晋鸣(1981-),女,硕士研究生在于宗气所为。宗气不能自动,心藉宗气之力以运1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之!,宗气的充沛则有赖于脾胃的功能正常。∀灵1枢邪客第七十一#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病的发生。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3冠心病从脾论治常见证型心脉而行呼吸焉。!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既然冠心病的发病关键在脾,而水谷精微气化曰: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依赖于脾,气血运行、阴
7、阳平衡关乎脾,故治疗应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这不但说明了宗气具有贯脾入手,同时强调辨证论治。心脉推动血液循环的重要功能,还明确指出了宗气3.1脾胃虚弱证症见心前区隐痛,时作时止,心与中焦脾胃的密切关系。若脾胃失调,运化无权,则悸气短,动则尤甚,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舌淡胖有齿宗气匮乏,推动无力,轻则血运不畅,重则宗气不痕,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治以健脾胃、补中气,方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医学纲目治恶寒#)。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各12g,陈心脉滞涩不通,则胸闷、胸痛、憋气等症随之而起。皮、半夏、木香各10g,砂仁、瓜蒌、薤白、丹参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