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doc

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doc

ID:57775452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8

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doc_第1页
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doc_第2页
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在科学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一、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迁移迁移是已有知识和技能对新知学习的影响。教学中充分发挥已有知识的“例子”作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方法、解题技能类似的知识进行对照,凭借知识方法的共同点,可诱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迁移,于同屮见异,刻愈求新。如:在教学探求梯形面积公式时,可让

2、学生回想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能用这种方法把梯形变成学过的儿何图形吗?怎样來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的正迁移,在迁移中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扬民主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从而保持心理自由,就可以充分地表现和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而无须压抑,不必担心别人的笑话和讽刺,进而迸发出创新的潜能。如解答“少先小队5人参加植树,按计划平均每人要栽12棵。实际栽树时,4人就完成了小队的植树任务.这样实际平均每人多

3、栽几裸?”有位同学提出一种独特的解法:12F4=3(棵)。其他同学马上给予否决,此时,我抓住机会及时引导:这位同学求出的3棵是不是本题答案?这样解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学生们立即认真检验思考,这时,我让该同学说出他的理由:因为实际比计划少1人参加植树而完成任务。所以可以把第5个同学的任务12裸,平均分给实际植树的4人去完成,由此可知实际平均每人多栽12三4=3(裸)。之后,我当堂表扬该同学思维创新,敢于冲破常规解法,想别人不曾想,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教学中倡导求异求异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

4、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屮倡导求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拘泥于一种答案的习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如教学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有的学生提出与书上不同意见,指出只要连接梯形上底任一顶点与对角顶点,将梯形转化成分别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为底、以梯形的高为高的两个三角形,运用己有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就可以迅速推导岀梯形面积公式.对此,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U!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

5、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阅读自学屮、交流评价中质疑,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同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释疑,从而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一台磨面机3小时磨小麦1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3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不少学生列出13504-150*3。交流评议时,有个学生大胆质疑:“不先求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行吗?”我顺势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认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竞相

6、绽放。学生提出多种不同的解法。这样,在质疑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性思维以及创新意识。五、发扬合作探究精神合作探究可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可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时,可让几个学生拿着数字卡片一字排开,一人拿着小数点卡片按一定顺序记下每一次组成的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合作讨论探究,不难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

7、切,推动着进步,并口是知识进化时源泉。”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想象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实现知识的创新。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完全可以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