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政管理土地整理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郑凌志(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 摘 要:指出解决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可采取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质量数量并重;稳定和拓宽投入渠道,加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专款专用;健全土地整理法律法规、配套政策;规范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加强基础建设等措施。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399(-0027-02土地是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基础保障。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下,只有通过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调整优化利用结构和利用方式,
2、满足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对土地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才能实现土地资源在代内、代际之间,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之间的可持续利用。进入21世纪,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即耕地减少,后备资源不足;利用方式粗放,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低;土地退化严重,生态质量下降。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求的提高和人口增长对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有限的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承载经济活动的压力进一步加剧,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步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
3、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措施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是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方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土地整理在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整理是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耕地减少,后备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要达到未来人口增加对粮食安全的要求,必须从数量和质量上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补充减少的耕地。长期以来,耕地补充主要依靠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数十年几度大规模的开发,我国宜耕未利用土地
4、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较大幅度下降。现有宜耕未利用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受水热条件和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限制,开发难度大。因此,仅仅依靠开发宜耕未利用土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全国补充耕地任务的需求。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低。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用地超标,北方农村居民点“空心村”多,南方农村居民点布局零散。现有农田中普遍存在着田块分割细碎、田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多等粗放利用的状况;在城镇,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大量存在,土地利用效益不高。在工矿区,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和压占废弃的土地不
5、仅造成大量土地的浪费,也给矿区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据测算,仅农村地区通过对农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补充耕地的潜力约有9000万亩。工矿废弃地复垦成耕地潜力约2000多万亩,而且这些具有整理潜力的土地资源数量多、分布广、自然条件限制少。实践证明,通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而且可以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因此,从长远看,土地整理必将成为今年我国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2 土地整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我国现有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大部分分布在西北和东北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区。受技术经济条件所限,目前,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整体水平不高,开发不当对
6、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严格控制过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减少开发在补充耕地中的比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十分重要。而我国待整理复垦资源具有分布广、自然条件好、便于普遍开展等优势,也是一项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手段和措施。特别是重点工矿区的废弃地复垦工作,更是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的重要基础措施。因此,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坚持大力推进土地整理,积极开展土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基本原则,对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转32页第5卷第2期 资源・产业Vol15No122003年4月
7、 RESOURCES&INDUSTRIESApr12003收稿日期:2002-11-17;作者简介:郑凌志,男,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面应有科学的分工和有机的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2土地行政的公共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必须进一步丰富和提高。首先,土地调查的内容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进行补充,增加满足公共需要的新项目。其次,要改变现行标准规程体系不配套、不规范的落后状况,采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