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doc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doc

ID:57770718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doc_第1页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doc_第2页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doc_第3页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十)制度创新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前提——以生产性实训校区建设为例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校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制度创新之路,初步形成了“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发展格局,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逐步推向了“深水区”。一、制度创新,促使校企合作跳起和谐的“双人舞”(一)建立“联合经营,利益交叉”的运行制度,让校企合作摆脱“两张皮”现象。在中山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协调下,学院与开发区工业开发总公司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建成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生产性实训校区”。该公司以

2、市场租金价的1/2提供场,学院提供人才、技术和部分教学设施设备,并成立由区管委会、学院、工业开发总公司三方代表组成的“生产性实训校区管理委员会”,共同选资,共同管理,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入驻的都是自带设备、自带资金且与学院专业对口的企业,逐步形成了产业(产业群)与专业(专业群)的全面对接。“生产性实训校区”通过“四个一体化”促进校企合作摆脱“两张皮”现象,跳起了和谐的“双人舞”。一是,生产利益一体化。“生产性实训校区”的建成,使学院与企业建立了“利益交叉”关系。经粗略计算,引入的每家企业在投产之前,就能节约

3、40万元以上的筹办资金,还不计投产之后水、电、税、技术、人工方面的节支。同时根据实际,各企业的生产利润按不同比例与方式与学院分成。二是,生产研发一体化。这种模式有利于学院和企业通过“共享研发资源”方式推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是研发智力资源与企业共享,推进技术更新;其次是研发成果与企业共享,促进产品换代。再次是研发平台与企业共享,提高经济效益。三是,生产育人一体化。这种模式下的实训教学融入了更多的企业生产元素,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提升了职业素质、培养了职业情感、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四是,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

4、。学院与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建立了共同的利益交叉点,实现了合作发展。首先,实施“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开发区管委会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区内各大企业的骨干精英到学院任兼职教师,享受政府津贴。其次,通过项目合作与企业进行人才和技术资源互补,让行业企业有利可图。再次,为企业“能工巧匠”提升学历和职称服务,有效解决兼职教师“聘请难”的问题。三是,推进“换血”与“回炉”工程,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二)建立“高端引进,高位嫁接”的准入制度,让合作企业逐步呈现“三重一多”的育人优势。第一,逐步提高企业引进的准

5、入“门槛”,尽量做到“高端引进、高位嫁接”。着力引入“重科技含量、重产品质量、重管理水平、实训岗位多”的“三重一多”企业,以及处在产业链上游的优质企业。第二,在引进企业组建生产线、开辟实训教学课室的同时,还尽可能地组建生产性、工程性的研发室,或直接引入企业的研发机构,增强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高等”性。第三,致力形成“资源充分共享,部门协同作战”的整体优势。要求各系(部)和各企业不能各自为政,最大化地发挥实训校区所有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作用,逐步形成了两个中心来统筹调配资源,一是形成综合、开放的技

6、能培训和工程性研发中心,统筹技术资源。二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商务中心,统筹商业资源。(三)建立“师生混编,积分考核”的管理制度,让实习实训告别“放羊”现象。学院参照企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来组织学生实训,推行“企业化”实训模式,有效克服了实训管理中的“放羊”现象。在岗位编排上,按照企业生产线上的“班长、组长、拉长”的组织将师生混编,多岗轮换。先让教师担任“工头”,通过竞争让学生轮流竞争高一级岗位和“工头”位置。在学生考核上,“积分自然生成考核”与“企业量化考核”相结合,高岗高值,多岗累加,根据积分高低评定学生实

7、习成绩的等次。在教师考核上,实行“实训指导老师挂牌积分制度”。由学生自由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每多带1个学生,就增加相应分值,并将积分折换成教师的实训工作量,与分配挂钩。二、通过“双人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驶入“深水区”(一)“深海探珠”,着力重构高职教育课程新体系学院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项经费,实施“深海探珠计划”,鼓励教师重构高职课程体系。首先,带着任务“沉”下去。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五年内要累计有两年时间的企业实践经历。特别是鼓励教授、博士们深入生产一线,去了解各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熟悉生产

8、环节的工序衔接,掌握生产流程的组织形式。将课程改革的着力点落实到生产一线之上,让课程体系的根扎在企业生产一线。其次,带着问题“钻”进去。要求专业教学团队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对各岗位职业技能作深入了解,清楚掌握各生产环节、岗位群的运作衔接。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一线的工作流程,以岗位(群)能力为基本单位,编写原生态的教学资料或讲义,形成课程改革最鲜活、最原生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带着成果“浮”上来。专业教师在生产一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