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40459
大小:239.4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6
《《马氏文通》的语言学术语及其系统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第3期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2,№3总第37期RussianLanguageLiteratureandCultureStudiesSerial№37《马氏文通》的语言学术语及其系统分析叶其松(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提要:本文基于两个版本的《马氏文通》,从中挑选出404个语言学术语,并从来源、语法、语义与概念三个方面对其加以分析。从来源上看,《马氏文通》的术语或借自前人,或根据西方语法自创;在语法方面,分析《马氏文通》术语的词汇语法类别、构词类型及其长度;在语义和概念方面,讨论《马氏文通》术语的单义性、多
2、义性和同义性问题,并选取字类术语进行概念分析。以上分析表明:《马氏文通》作为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语法著作,为我国语言学术语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关键词:术语学;《马氏文通》;语言学术语;系统分析中图分类号:H083文献标识码:A1引言法国著名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E.说过:“在任何一门科学中,一套专门术语的形成标志着一种新观念的产生或发展,并由此成为其历史上的一个决定性时刻。(本维尼斯特2008:322)那么,对于我国的语言学来说,将马建忠1898年撰写的《马氏文通》视为这样一个“决定性时刻”,大概不会招致太多人的反对。正如胡壮麟先生所说:“马氏把汉语分析
3、成九个字类,在认识上突破了故人的实字和虚字之分,……这不仅仅是多几个语法术语和少几个语法术语的问题,而是一个质的飞跃,虽然马建忠不是一个语言学家,他对语法术语已能从元语言的高度加以认识。”(胡壮麟2000:306)过去几十年中,围绕《马氏文通》的若干重要术语,学者们或考证其来源,或阐述其思想,或评判其得失,但将整部著述中提出的术语看作一个整体并进行全面分析的著述尚未可见。本文运用术语学方法,从来源、语法、语义与概念三个方面分析《马氏文通》一书的术语。2术语的确定《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已有若干版本出版。为避免偏漏,作者选用目前较为通行的两个版本:一是章锡琛刊校
4、的《马氏文通》,二是吕叔湘、王海棻的《马氏文通读本》。我们认为,挑选并确定术语的基本原则是它称谓语言学领域的某个概念。比如“当然”一词,《马氏文通》解释为“决是非,断可否耳”,实际上表示一种判断的口气,与日常语言中的“当然”不同,应该视作一个术语。但如遇到以下情况之一,一般不作为术语对待:1)《马氏文通》作者马建忠转引其他经学著作中的术语。这种情况时常能碰到。如《马氏文通·虚字卷》提到介字,引用《文心雕龙》的说法:“‘之’‘而’‘于’‘以’,札句之旧体。”“札句之旧体”一词,虽然也是术语,但非马建忠所用,而代之以“介字”,“札句之旧体”不能算作《马氏文通》的
5、术语,同样,在论述“助字”时,马建忠又提到《文心雕龙》8中的“送科”一说,因为不是《马氏文通》中的术语,也不予以考虑。但如引前人的说法而为自己论述、推理所用,则另当别论。在论及“传信助字”时,《马氏文通》提到:“说文谓之‘语已辞’,而柳州又谓之‘决辞’。”“语已辞”、“决辞”的说法,在自己后文的论述都有提及,应视为本文研究的对象。2)《马氏文通》中对术语加以训释、解说的内容。在“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一句中,“实字”是被训释的术语,“凡字有事理可解者”为训释的内容,是个句子,不能被看成术语。这与逻辑定义中的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相近,通常只把被定义项当作术语。
6、3)《马氏文通》各卷中所举的例字,如《介字卷》中的“之”、“于”、“与”、“为”等,《连字卷》中的“夫”、“今”、“且”等。4)带有术语的描写性短语,如“外动字有用如介字者”,“有假公名、本名为动字者”等。它们的意义可由其组成要素析出,不作为术语。但由其抽象、概括而来的短语,如“动字假借”应视为术语。按照以上原则,在通读全书基础上将术语勾乙、整理出来,最后确定出404个语言学术语。它们是本文描写和分析的对象。3来源分析根据来源,《马氏文通》中的术语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借用前人的术语,包括沿用术语和更换术语两小类,二是依据外语概念而自创的术语。3.1借用术语3.
7、1.1沿用术语后人评价《马氏文通》,极为关注它受西方语法影响的方面。实际上,《马氏文通》受传统经学的影响也很大。《马氏文通》的术语不少是从前人著述中直接继承而来的。可以肯定的是,把字分成虚实两类并非马建忠的独创。不仅“实字”、“虚字”的说法,甚至“半虚半实”的现象,宋代已明确提出。元明两代更有“虚字实用”、“实字虚用”的提法(王建军2001:70)到了清代,仅研究虚字的论著有几十种,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袁仁林的《虚字说》、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魏维新的《助语辞补》、张文炳的《虚字考》、王鸣昌的《辨字诀》、吴昌莹的《经词衍释》、课虚斋主人的《
8、虚字注释》、伍兆鳌的《虚字浅解》等。(同上:71)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