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24655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2
《六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 利润利率和税率问题 苏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利润、利率、税率问题利润的数量关系式:利润率=(售价-成本)÷成本×100%利率数量关系式:本金×利率×存期=利息税率数量关系式:收入×税率=应纳税额例1、服装店以120元的相同价格卖出两件不同的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损20%。结果是盈利?亏损?还是不盈不亏?(如果是盈利或亏损,请算出具体数额)例2、某商店到菠萝产地去收购菠萝,收购价为每千克1.20元。从产地到商店的距离是400千米,每吨货物每运1千米花费1.50元。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损耗是10%,那么商店要想实现25%的利润率,菠萝的零售价应定为每千克多少元?例3、张先生向商店订购了每件定价100元的某种商品80件。张
2、先生对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那么每减价1元,我就多订购4件。”商店经理算了一下,若减价5%,但由于张先生多订购,获得的利润反而比原来多100元。这种商品的成本是每件多少元?例4、张阿姨将50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4.25%。后来由于急用只得将存了两年半的存款取出,此时按年利率0.35%的活期计算。这样比原本到期后取得的利息少拿了多少元?例5、若个人所得税规定:公民每月工资所得未超过3500元的部分不纳税,超过3500元的部分为本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纳税按下表累计进行计算。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3%超过1500至4500元的部分10%超过4500至
3、9000元的部分20%超过9000至35000元的部分25%……(1)老王3月份工资收入55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2)老陈5月份缴纳个人所得税60元,那么他5月份的工资收入是多少元?练习:1、一件商品连续两次提价10%,后来又打八折销售。这件商品现在出售是多赚还是少赚?多赚或少赚了百分之几?2、林先生向商店订购定价为120元的某种商品100件,林先生对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降价,那么每降价1元我就多订购5件”,商店经理算了一下,若降价5%,但由于林先生多订购获得的利润反而比原来多120元。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3、某商人以年息14%的利率借给某人4500元。第一年末该人偿还2
4、130元,第二年末以80件某种货物偿还一部分,第三年末偿还2736元结清。他第二年末用以还债的货物每件价值多少元?4、一批商品,按照能获利50%定价,结果只销售了70%的商品。为了尽快将剩下的商品销售出去,商品决定打折出售,售完后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所能获得的利润的82%。剩下的商品打了几折出售?5、某件商品随季节变化降价出售,如果按现价降价10%,仍可盈利180元;如果降价20%,则要亏损240元。这件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6、甲、乙两种商品的成本共200元。甲商品按30%的利润定价,乙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后来两种商品都按定价的90%出售,结果共获利27.7元。甲、乙两种商品的成本
5、各是多少元?“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
6、”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
7、“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7、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