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向学生问好谈起.doc

从向学生问好谈起.doc

ID:57715671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5

从向学生问好谈起.doc_第1页
从向学生问好谈起.doc_第2页
从向学生问好谈起.doc_第3页
从向学生问好谈起.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向学生问好谈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向学生问好谈起我是一名农村中学的高年级班主任,屈指算来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五年,在校内校外,也经常有学生向我问好,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或点头示意,或报以微笑了之,很少能积极的去回应学生,更谈不上主动向学生问好了。新课程改革把尊重、平等、关爱作为新型教育理念的首要因素。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相信每一位老师都能滔滔不绝的说出一大堆,但在平时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对这些理念的实践却还缺乏实质性的体现,忽略了从细节、小事去展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一、让尊重无处不在尊重是双方的,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人人都懂。但日常中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学生的尊重,上课时学生向老师鞠躬问

2、好,进老师办公室要喊“报告”,这些是对小学生日常礼仪的基本要求,否则,就会被冠以不懂礼貌、目无尊长的“罪名”,无条件的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在所难免了。反之,当老师偶尔借用学生铅笔、直尺之类的小物品时,却很少是在首先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的,归还时“谢谢”两字更是难以启口;当老师无意碰撞学生后,往往学生只有默默忍受的份,连听到老师的一句“对不起”都变得难能可贵。或许,这些对于老师来说无足轻重,甚者有些理所当然,但对于年龄幼小的学生,却会产生错误的认识。我们的民族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才从“君权、父权、父权”的囚笼中解放了出来,而处在新时期和谐中国的少年儿童,却还“师权”的阴影下成长。教师无偿

3、地享受着学生的尊重,却不能以尊重学生作为回报。要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教师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把学生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独立情感的人来看待。1、尊重学生的人格。健康人格的培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的老师喜欢把批评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甚者当众侮辱学生的人格,并为自己的行为披上“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的美丽外衣,殊不知这种行为已经严重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2、尊重学生的情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仅凭学生单方面的付出,融洽的师生关系就犹如空中楼阁。学生对老师的

4、崇敬和爱戴是源自内心的,他们满脸笑容的向老师恭敬的问好,换来的却是老师的无动于衷或敷衍了事,学生的热情遭遇了老师的无视和冷漠之后,或许下一次,老师将会得到和自己的行为同出一辙的待遇。二、让平等无处不在教师是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这种位置关系本身就容易造就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惟命是从的局面。所以,要实现平等,就要求教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和低姿态去面对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1、生生平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优秀学生之心,每一位老师也有之。虽然,我们都明白学生的个体差异存在的客观性,但在对待优秀生和所谓的差生的态度上却截然不同。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

5、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国家正努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资源的平衡让农村孩子也有机会接受高品质的教育。在班级这个小范围之内,教师只有把所有的教育资源,包括自身的态度和情感,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教育公平的实现才会有坚实的基础。2、师生平等。模仿是学生认知世界一种极为重要的途径,而教师又是学生推崇和崇拜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可能。现实中,当老师在严格要求学生保持环境清洁的同时,自己却把粉笔头随意的丢弃在讲台上,或是准确的飞向教室的某一个角落;当老师在严厉批评学生因粗心而做错题目的错误的同时,自己在批改作业时因粗心而造成的

6、误判、漏判的责任却无人问津,那么,我们都教会了学生些什么呢?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还是“有了权力就可以为所欲为”呢?因此,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用同一把尺子去要求、衡量教师和学生的言行,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那时,当老师主动的上前去向迎面而来的学生问好时,也就不会再有羞涩和拘束了。三、让关爱无处不在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容易满足,一缕阳光足以照亮心田。但心灵也容易受伤,一句恶语也足以造成致命创伤。只有融入爱的教育,才更具影响力和感召力。问题学生令每一位老师伤透了脑筋,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也千差万别。教师不应一概而论,在说教无效时,以“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作为搪塞的借口,心安

7、理得地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而要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深入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倾向以及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然后对症下药,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为主要手段。同时,号召全体学生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必要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为问题学生孤独脆弱的心灵找到依靠,使他们重拾信心,全身心的投入的学习中去。所以学生有烦恼,老师不妨去听听;学生病了,老师不妨去看看;学生来了,老师不妨主动一些,上前一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