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情致因素及治疗概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病情致因素及治疗概述1.从肝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厥阴风木之脏,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有调理气机、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不良精神刺激均可使肝失条达,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则气郁血逆可使血压陡升。肝气郁滞,横克脾土,脾虚聚湿生痰,肝气夹痰上冲,痰气交,气血逆乱亦可导致血压升高。肝气郁滞,郁久化热,肝火亢盛,可使肝阴暗耗。由于肝肾同源,肝阴耗损后致肝肾阴虚,相火用事,亦可鼓动血脉见血压升高。蔡光先等人认为,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各期及不同病程中构成比最高的证候。由此可见,在高血压
2、的中医治疗上当首先考虑从肝论治。其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疏肝理气法:症见心烦,失眠,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头痛,眩晕,两胁胀痛,善太息,嗳气频频,耳鸣,口苦。舌苔薄腻,脉弦数有力。证属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气郁血逆。方用柴胡疏肝汤(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加减治疗。胁痛明显者加川楝子、延胡索;血压高头痛甚者加代赭石、珍珠母、生龙齿、生龙骨、生牡蛎;兼热证者加黄芩、苦丁茶;恶心者加半夏、竹茹。临床中朱钦[11]等人以疏肝和血为原则组成基本方,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3例,显效51例,有效6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王彩路
3、[12]等人采用疏肝解郁法,以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原发性高血压36例,总有效率%。廖展梅[13]等人以疏肝活血法治疗中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66例,总有效率%。(2)清肝泻火法:患者多为青壮年,急躁易怒,头痛如裂,怒则加重,面目红赤,口干口苦,喜冷饮,溲黄便秘。舌绛红,苔薄黄,脉弦有力。证属肝郁化火、上扰清窍。方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加生石决明、牛膝、菊花、夏枯草、鲜芦荟、熟大黄清肝泻火、釜底抽薪。血压回降后加用滋肾凉肝之品可收全功。若肝火郁久,肝气太过,致使肝风内动,症见烦躁易怒,血压
4、骤升,肢体颤动,搏动性头痛,视物模糊,心悸,口干,夜寐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可使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加减。李运伦[14]认为,高血压患者脏腑功能失调、心肝火旺、热毒内生是其基本病机,故在临床中应该使用清肝泻火之法。临床研究表明,使用清肝火、泄心火的方药治疗高血压具有良好的疗效,如赵秀琴[15]等人用清肝泻火法治疗高血压64例,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再如戴勤芳[16]等人研究清肝降压胶囊的临床疗效时结果显示,使用清肝降压胶囊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5
5、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王宏献[17]研究认为,天麻钩藤饮在治疗肝阳上亢证型的高血压中有着很好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2.从脾论治情志因素对脾胃的影响不可忽视,脾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喜燥而恶湿,主四肢肌肉,若思虑伤脾,或因怒肝气太过,横逆犯脾,导致脾胃运化无力,水谷不化,酿生痰湿,痰湿随气机上逆,扰乱清窍,引起血压升高,故可见眩晕等症;若痰湿阻碍经络,血脉不通,气血运行失常,痰气交杂,同样可以使血压升高。因此,我们也可以从脾论治高血压,主要以健脾祛痰法为主。患者多见
6、头晕头胀,甚至头重如裹,腹胀,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或黏滞不爽,乏力,困倦,舌淡胖,苔腻,脉滑。证属脾虚痰阻,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生姜、大枣等)加菖蒲等药物健脾化痰祛湿。王锁欣[18]研究认为,本方在缓解血压、改善症状和稳定疗效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在西药降压药的平均用量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宁廷伟[19]临床研究显示,归脾汤在更年期高血压的治疗中疗效明显,在使用归脾汤治疗的102例更年期高血压人中,痊愈(症状改善,血压正常)56例,好转(症状部分改善,血压正常)23例,显效(部分症状改善,血压仍高,需配
7、合降压药血压方可下降)19例;无效4例(症状改善不明显,血压仍需降压药维持,服药10余剂后即停止中药治疗),有效率为96%。3.从心论治“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情志不调,首先侵犯心脏,心气亏虚,血脉推动无力,前期气滞血瘀;后期瘀而化热,热邪伤阴,又可致阴虚血阻,晚期气阴两虚,气不帅血致气虚血瘀,阳虚血凝等。病情发展始终贯穿着产生血瘀的因素。因此说心主血脉异常为高血压的病理病机之一。可见,高血压的治疗也当注重从心论治,治以活血化瘀。患者多可见头晕头痛,多为刺痛,伴有心悸,胸闷、胸痛、失眠多梦、健忘、肢体麻木,舌暗红,有瘀斑,脉涩
8、。证属血瘀。可用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熟地黄、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加减,可酌情使用丹参、三七、鬼箭羽等。临床上,郭维琴[20]认为高血压病情发展中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