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575576
大小:20.6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27
《幼儿园小班《我不认识你》安全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园小班《我不认识你》安全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幼儿园小班《我不认识你》安全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2.饼干、巧克力、玩具等。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华和陌生人》。 2.组织幼儿讨论: (1)小华跟谁走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 (3)他怎么会跟陌生人走的呢? (4)结果怎样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小结:
2、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情境练习。学习一些对付陌生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情境(一):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师提示: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 这样,陌生人见骗不了小朋友,只好走了。 情境(二):小朋友们正在草地上游戏,一位陌生的阿姨
3、进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真可爱,阿姨给你吃巧克力。” 老师提示: 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幼儿在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陌生人又拿出玩具给小朋友玩,师提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 陌生人遭小朋友拒绝后,边走边说:“真拿这些小孩没办法!“ 4.结束。提醒幼儿今后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单独活动,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信陌生人。篇二一、教学目的: 1、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准备: 1、选出两至三位家长当陌生人。(陌生人要准备若干幼儿喜欢
4、的玩具或食品等,教师要让“陌生人”清楚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及活动目标) 2、配班观察幼儿与“陌生人”之间的交流。 三、 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在固定的户外活动场地自由活动, 2、“陌生人”悄然靠近孩子,和他们聊天,用玩具、零食“引诱”幼儿跟他们走。 3、幼儿被带离班集体,甚至走出幼儿园们口时,配班教师装着很惊讶的样子问孩子们,“你们要去哪里?”“你们跟谁走?”“你们离开有没有和老师说再见?”“想一想,你和一个陌生人走安全吗?”…… 4、与此同时,班上的老师组织班上的幼儿回到教室,请他们看一看,我们班上少了谁?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事情?你觉得他
5、们会到哪里去了?小朋友突然不见了该怎么办? 5、配班领着给“骗”走的孩子回来,请他们自己说说,“刚才我去了那里?”“我怎么会给陌生人‘骗’去的”? 6、我们该怎么对陌生人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要你的牛奶”“我不认识你,我不和你走”“你要带我去玩是吗?我要问问我的老师才行”。) 7、最后让幼儿知道今天只是一个游戏,以后真的碰上这种事情不管他给你什么,一定不要和陌生人走了。篇三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现在孩子的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容易受陌生人的诱惑现象而设计的这节课。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 2、初步学习儿歌并认读字宝宝:陌生,理。 3、渗透教育:加强幼
6、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轻信陌生人的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字宝宝,难点学习儿歌《我不认识你》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大范例,字卡,故事中人物,包裹,火车票,音乐《火车》及小鸟叫声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小动物走路》进场 1、出示故事中的主人翁小红帽与小朋友打招呼。 2、教师;今天有一位小客人要来我们小朋友玩,小朋友们猜猜是谁?我们向小客人问声好。 3、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小红帽去看望住在…… 教师小结:小红帽有没有要陌生人的东西,有没有跟陌生人走,有没有轻信陌生人? 教师:如果是你们遇到陌生人给你们东西要带你们走,你们怎么办?
7、 4,、儿歌教学 教师:小红帽把这个故事编成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欣赏儿歌1次;手指字,眼睛看书,耳朵听,不出声。 跟读儿歌2次;手指字,眼睛看书,耳朵听,嘴巴轻声跟读。 5.、字宝宝教学 教师;今天小红帽给小朋友们送来了一份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礼物。(教师出示包裹)打开包裹拿出字宝宝教师教读后让幼儿认读。 6、字宝宝找好朋友 教师;现在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去找找这首儿歌里面有没有我们字宝宝的好朋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