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572692
大小:1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7
《半月刊时谈:家长应不应该跟自己的孩子做朋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不应该跟孩子做朋友?有人认为只有跟孩子做朋友,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内心;有人认为跟孩子做朋友就失去了身为父母的尊严,“孩子不怕我,我还怎么管他”;也有人说,七分做朋友,三分当父母。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平等、真诚、互尊互爱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策划:苏娅)学生论坛好家长应该做孩子的朋友我看到这期校园话题时,马上反应:当然应该!如果我的家长经常对我进行“命令式”管束压制的话,我会非常反感。幸好我妈妈不这样。记得小时候,妈妈对我也很严厉,曾因我的字迹潦草撕过我的作业;因为我贪玩天天盯着我写作业;我不喜欢学英语非得送我进英语班。大约我上了
2、初中吧,妈妈对我的态度不再是命令式的,而是什么事都是商量的态度,生活小事上都让我自己拿主意,大事也尊重我的想法。比如去哪上高中,家里要不要安空调,去哪旅游……妈妈都和我商议,而且不是假的商议,是真听我的意见,我的责任意识一下强起来。最让我感动的是,妈妈一直希望我学理科,我本来理科不错,妈妈说也好就业。但我坚持要学文科,妈妈就没有再坚持她的意见。如果妈妈勉强我学理,我一定会不甘心的,因为我真的喜欢文科。因为妈妈对我充分尊重和信任,我觉得我没有一般人所说的“逆反期”。我想,逆反不外乎是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而家长却依然用管小
3、孩子的方法,压制束缚孩子,两者产生冲突与矛盾。现在我上高三了,妈妈经常把她工作上和生活上一些烦恼讲给我听,这并没有增加我的压力,反而因为妈妈对高考的平常心减轻了我的压力。妈妈和我在一起,就像对朋友一样。我的同学和妈妈的同事都很羡慕我们,我们俩真诚相处,人家都说像“姐俩”。我已经习惯了用成人的方式和妈妈交流,我觉得这种朋友式的关系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和家长相处。好家长应该做孩子的朋友!(河北省沧州市一中高三(18)班吴瑞倩)家长谈心与孩子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女儿今年9岁,上小学三年级,在学校老师眼里女儿乖巧听话,学习自主性强。在我眼
4、里,女儿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在我看来,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有她独立的人格,而不是父母的专属品,可以任由父母打骂,而她人格的塑造不应该是家长式的责令与圈定,父母应作出示范。孩子有错时父母及时指出,而家长有错时,孩子也能进行监督批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其粗暴地说教,不如父母身体力行做给孩子看,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必须首先做到,即使做不到也要告诉孩子,父母和她一样也在为之努力。当孩子看到你的努力的时候,自然也就会与你同行,并为之努力。当孩子把你看做好朋友的时候,自然会打开她的心门,和你分享快乐与烦恼,这时父母进行适当的引导
5、,往往孩子都会欣然接受。(陕西省西安东车辆段胡小文)老师观点关键是做怎样的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扮好“教师”角色,家长要做孩子这样的朋友:悉心呵护的朋友。父母担负着养育子女的责任。对子女的悉心呵护,既是一种爱的传递,也是一种爱的示范。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而且会让他们懂得感恩。当然,父母在施爱的同时,可以适时进行一些感恩教育,创设一些感恩时机。平等相处的朋友。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蹲下身子与其对话,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尊重与慈爱;孩子长大了,父母应该以商量的口气与其对话,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和善与平等;孩子成年了,父母应该以征
6、询的口气与其对话,让他逐渐确立一个成年人的责任、担当和自信。言传身教的朋友。家长教育孩子,需要循循善诱的言传,不能忽略率先垂范的身教。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家长的每一言,每一行都要做孩子成长的榜样。好的身教,胜过百遍言传。唤醒潜能的朋友。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孩子的潜能,更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唤醒并发展孩子的潜能。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激发兴趣的朋友。孩子的兴趣爱好常常会被不恰当的教育挫伤。父母要为孩子的兴趣发展创造适宜的成长条件,营造和谐的成长氛围。拔苗助长式的急于求成、行政命令式地乱加任务都不利于学习
7、兴趣的培养。耐心等待的朋友。教育是一门慢艺术,父母要学会耐心等待孩子成长,相信孩子一定拥有自己开花的季节。(江苏东台市弶港农场农干桥学校李路青)过来人语亦师亦友亦无妨也许是自打我成年以后,我便多了一位特殊的朋友,他就是我的父亲。小时候,家里几个孩子都很怕父亲,只要一有客人来,母亲都会张罗几个好菜,而我们这群孩子也许是因为那时候家里的日子比较苦,总会早早地拿着碗筷抢坐到好位置,而这时候只要父亲一使眼色,便都不敢放肆。作为幼子的我,也许是因为打小品学兼优的缘故,总能得到父亲的优待。不过怕父亲也是毋庸置疑的。后来我长大了,父亲就什么
8、事情都以商量的口吻跟我们兄弟来谈,从小时候的专制变成了现在的民主。其实和孩子相处,我觉得应该学习我的父亲。孩子还小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威严,但又不能过度压制,要给孩子适度“任性”的空间。等到孩子慢慢成长,就要主动转换角色,让孩子学会选择、学会决定、学会担当。如今,我的孩子已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