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 章末整合提升 .pdf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 章末整合提升 .pdf

ID:57525136

大小:495.1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26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 章末整合提升 .pdf_第1页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 章末整合提升 .pdf_第2页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 章末整合提升 .pdf_第3页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 章末整合提升 .pdf_第4页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 章末整合提升 .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 章末整合提升 .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章末总结答题要语必背1.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2.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3.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Nλt,呈“J”型曲线。正常情况下,t0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数量增长会呈“S”型曲线。4.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因此种群的数量常常出现波动,在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因此K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环境改变时,K值会发生变化。5.物种丰富度是指一

2、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6.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影响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7.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和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及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整合一“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1.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增长速率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所示为“J”型曲线,b所示为“S”型曲线。把握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时,要从增长条件、增长率变化、有无K值等几个方面进行把握。(1)“

3、J”型曲线是在食物充裕、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连续增长。“J”型增长由始至终都保持指数式增长,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加。(2)“S”型曲线是由于环境条件有限,因此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一方面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另一方面由于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使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相对稳定。“S”型增长由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所以,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3)分析“S”型曲线每一段时间变化原因时,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除食物之外的非生物条件;食物因素;种内斗争(主要因争夺食物而引起的);种间竞争(主要

4、是捕食者的数量增加)。其中,后三种是主要因素。2.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K说明:图中A、B、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值。2可见,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例1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第1~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从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第15~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第20~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整合二数量坐标曲线图所表示的种间关系判断表示种间关系的数量坐标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个体数量)属于何种种间关系可从以下三个

5、层面判断:在同一个变化周期内看是否同步、在同一个变化周期内看变化的方向是否相同、看结果是否表现为一方消亡。按以下规律判断:判断依据种间关系同步互利共生或竞争是否同步不同步捕食或寄生方向是否相同相同互利共生相反竞争相同或相反捕食或寄生变化结果是否表一方消亡竞争现为一方消亡都不消亡捕食、互利共生、寄生或竞争例2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A、B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已知B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A岛,且6~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岛社鼠数量超过50只后均开始下降,说明环境容纳量均为50只B.两岛6月到7月期间

6、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C.在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是种间竞争D.黄鼠狼与社鼠的种间关系只存在竞争热点考题集训1.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A.总量将增加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D.保持稳定型增长2.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田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志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项目捕获数/只标志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218A.此调查方法可

7、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3.如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D.无生物乙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