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易中经济危机1、23罗斯福新政4、56凯恩斯主义7综合8一、选择题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解析:D材料反映出工人工资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产品生产的增长速度,造成工人购买能力低,这样就
2、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故选D项。2.下表是美国总统胡佛任期内采取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反映出()时间措施1932年1月签署联邦土地银行法,用以扩大富有农场主的救援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1932年7月款1932年8月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1932年12月要求国会通过一项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A.胡佛并非国家干预经济的坚决反对者B.美国已经大规模对经济进行干预C.美国已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胡佛对美国经济走势有精准预测解析:A“
3、扩大富有农场主的救援……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扩大公共工程项目……调整耕地面积”,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故A项正确;表格体现的是“有限干预”而不是“大规模干预”,故B项错误;胡佛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3.(2017·河北保定期末)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如图)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C.中国与抵制日货的
4、国家结成了同盟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解析:B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陷于经济危机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材料中日本放弃金本位,倾销日货,与史实相符,故B项正确;由材料中只能看出各国抵制日货,无法看出它们结盟,故C项错误;是经济危机引发了日本实行这样的贸易政策,因果颠倒了,故D项错误。4.“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生产至少较上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一
5、英亩的施肥费用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这反映了罗斯福()A.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B.颁布《农业调整法》C.实施《社会保险法》D.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伍解析:B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农业部长”“减产”“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可知考查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政策:减耕减产、政府补贴,B项正确。5.(2017·山西太原期末)罗斯福说,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由此看出罗斯福的执政理念是()A.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6、干预经济发展B.摆脱经济危机,大力发展经济C.政府要关注民生,对国民要有责任意识D.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解析:C根据材料“有事可做……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可知都是民生问题,“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体现了政府主动担责的意识,故C项正确。6.哈佛大学学生福莱尔写信给罗斯福总统:“那些‘没事找事’的项目所造就的成群的受益人,他们拿着铁锹上班,干这些无用的活……”福莱尔意在()A.批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B.建议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C.要求政府整顿银行系统D.推动政府重视高新技术
7、产业解析:A材料中“那些‘没事找事’的项目所造就的成群的受益人”“干这些无用的活”说明福莱尔批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的做法,故A项正确;材料中“那些‘没事找事’的项目”是指政府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并没有提到对于经济干预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作者批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的做法与整顿银行系统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提及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措施,没有体现政府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故D项错误。7.某高一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重点围绕经济学著作: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来确定研究方向。他们最有可能确
8、定的课题是()A.论关于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论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C.论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D.论殖民掠夺与资本积累的关系解析:A凯恩斯的基本主张是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由此判断选择A项。二、非选择题8.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使经济发展充满活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失业者只好一面等着饿死,一面举行示威游行。在若干大城市的垃圾站的四周,出现了所谓的一种“胡佛村”——穷苦不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