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的应用观察

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的应用观察

ID:5751359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4

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的应用观察_第1页
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的应用观察_第2页
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的应用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的应用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的应用观察谢飞11.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211)[摘要]目的观察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同时观察此法在穿刺过程中出现异感的发生率及异感出现部位的分布情况,了解异感出现情况对阻滞效果的影响,为臂丛神经阻滞寻找一种新的阻滞方法。方法选择拟行肩部及上臂、肘及前臂、腕及手部等手术部位的手术患者120例,根据神经阻滞径路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为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径路(观察组),B组为传统的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法径路(对照组),同时观察两组异

2、感的发生情况以及异感出现对阻滞效果的影响。结果A组异感发率高,阻滞效果完善,能满足上肢不同手术部位对麻醉的需要,阻滞效果优于B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采用颈外静脉内缘穿刺入路法,具有定位快捷准确,异感发生率高,阻滞效果优良,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的臂丛神经阻滞径路应用。[关键词]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应用观察臂丛神经阻滞有几种不同的入路和方法,其中以肌间沟法应用较为广泛,传统的肌间沟定位方法是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由内往外逐一触摸定位肌间沟,常常出现定位不清导致阻滞不

3、完善现象,本文研究采用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拟行肩部及上臂、肘部及前臂、腕关节及手部手术患者120例,手术部位为肩及上臂26例。肘部及前臂32例,腕关节及手部62例,其中男94例,女26例,年龄16~58岁,体重45~82kg,ASAI~Ⅱ级,根据神经阻滞径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A组(观察组)为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径路,B组(对照组)为传统的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径路。1.2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去枕,头偏向对则,手臂贴

4、近体旁,显露患侧颈部,用手指在颈部环状软骨水平,颈外静脉内缘处可触及一间隙,下压凹陷,定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后,操作者在患者患侧头端,左手食指于穿刺点定位固定,下压皮肤轻度凹陷形成一定皮肤张力,右手持注射器(带7号针头),针尖沿左手食指指尖刺入皮肤进针,方向为向内,向下,针尖指向足侧,进针0.5~2.0cm,引出上肢异感后即停止进针(如进针至颈椎横突无异感出现则退针至皮下,改变进针方向,寻找异感),固定好注射器,回抽无血、无液、无气后,缓慢注入局麻药0.25%布比卡因25~30ml(内含1:20万肾上

5、腺素),注射完毕后,头部垫枕,头偏向患侧,利用患者的颈部资势来压迫穿刺部位,以利于药液充分扩散。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肌间沟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1.3监测项目包括血压(BP)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1.4观察指标(1)穿刺时异感的发生率;(2)异感出现部位(凭患者主诉)的分布情况,将异感部位分别分为肩及上臂、肘及前臂、腕及手部三个部位;(3)阻滞效果(如术中需复合静脉全麻完成手术则视为无效);(4)并发症及不良反应。2结果两组患者BR,HR,RR,与

6、SpO2在麻醉过程中无明显变化。A组有59例穿刺时引出异感,异感发生率98%;肩及上臂部位出现异感36例,占60%,肘及前臂部位出现异感37例,占61%,腕及手部位出现异感36例,占60%;而B组60例患者引出异感39例,B组异感发生率6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组异感出现在肩及上臂部36例,肘及前臂部37例和腕及手部36例,这表明异感出现在上肢各部位分布情况无差异,B组未予观察。A组病例全部阻滞有效,无1例需改变麻醉方法完成手术,B组有5例需在复合静脉全麻下完成手术(视为无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

7、性。A组2例出现霍纳综合征,B组3例,2组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3讨论臂丛神经阻滞属于盲探性操作,定位准确是穿刺成功、保证阻滞效果的前提。神经阻滞的成功有赖于穿刺入路的正确定位,穿刺时出现异感为较可靠的标志[1]。周围神经阻滞需要准确的神经定位并在其附近注入局麻药,用空刺针接触神经可出现异感[2],只要患者清醒合作,能及时说出穿刺针触及神经干的异感并能辨别异感放射的部位,可以起到准确定位及保证神经阻滞的效果。近些年来有关引导周围神经阻滞定位的新技术如神经刺激器定位法,B超下神经阻滞定位法有助于提高神经阻

8、滞定位的准确性来保证阻滞效果,但由于需要特殊设备和条件,增加医疗费用对基层医院不适用,探寻一种高成功率的臂从神经阻滞法很有必要。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能满足肩部及上臂、肘部及前臂、腕关节及手部手术要求,可避免气胸发生,易于掌握,为临床使用较多的阻滞途经。传统的定位方法是先令患者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在锁骨后缘可摸到一条小肌肉即前斜角肌,前斜角肌外缘还可摸到一条大小相同的肌肉即中斜角肌,两肌间凹陷即前、中斜角肌间的肌间沟,即为我们平常肌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