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512467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26
《在摸索中前行——解方程教学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可下载可修改优质文档在摸索中前行——解方程教学的思考对小学生来说,从列算式解题发展到列方程解题,这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教材中,利用了天平平衡的原理,采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教学解方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仍沿用旧教材的方法。而且,每次我和老师们探讨如何教“简易方程”时,都会引发争辩,引起深思:一、方法的思考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生就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打交道,如:3+()=8,()×6=30等,实际上就是方程的雏形。在实践中,学生会慢慢地发现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把此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符合学
2、生的心理需求,也合乎教学的一般规律。只要熟记六个关系式,即: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教学轻松,效果也好。即使对于新教材有意回避的类型:a-x=b和a÷x=b这样的方程,也无需担心学生解不来。存在就是合理的。所以,旧教材的方法会一直会被老师们沿用至今。旧方法利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实际上是算术方法的一种体现,与中学阶段的“移项”不能很好地衔接起来,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当出现较复杂的方程时,如:7x-16=5x+28,在用老方法解就显得很繁琐,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劲。而且,运用加
3、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学生的可下载可修改优质文档机械记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二、方法的衔接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方法教学生解方程,促进了学生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方式的转变,以便与日后初中学习顺利接轨,同时对于初中学习“移项”也能顺利接收,而且等式的基本性质更适合解较复杂的方程,更利于更好地实现初小衔接。如:x-4=12,做法是在方程两边都加上4,x-4+4=12+4;减4加4互相抵消后,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立刻得出x=16。但是我在教学时发现,新教材中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的方法是学生从未学习过的新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学生需要有个逐渐认知的过程,不
4、像老方法那样很好接受,而且步骤有些繁琐,学生有些不适应。教材还回避了如a-x=b和a÷x=b这样的方程,似乎不妥。虽然新教材里没有出现此类方程,可当学到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书中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上这种情况的方程。如教材中的练习题:“爸爸今年40岁,小明和爸爸相差28岁,小明今年多少岁?”学生很自然就列出了“40-x=28”未知数作为减数的方程。要老师和学生有意回避,是我困惑的一个方面。三、方法的应用无论是旧方法,还是新教材,各有优势。对小学生而言,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小学阶段的一般方程优势更为明显。但是对于解决一些复杂的方程就有一定的困难了,至于中学阶段较复杂的方程,根
5、本无法解,然而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就显得便捷多了。鉴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课堂上我采用了新老思路相结合的方法,可下载可修改优质文档放手让学生探究,学生使用哪种方法我不做硬性规定。对于教材中诸如a-x=b和a÷x=b这样的方程,刻意回避不是办法,我在学生运用旧知解决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如刚才说的那道书中的练习题:40-x=28。让我们来解解看吧:旧方法:40-x=28,利用减数=被减数-差的关系:x=40-28;x=12。在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时,学生可能会这样考虑:首先在方程两边同时减40。但学生受知识水平的制约(没有学习正负数的计算),陷入了困境。此时,另辟蹊径
6、,第一步:方程两边同时加x,第二步:方程两边再同时减去28。让学生明白等式的两边不仅可以同时加、乘上同一个数,还可以同时加、乘上同一个未知数,虽然步骤有些繁杂,但毕竟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新方法:40-x=28解:40-x+x=28+x(方程两边同时加上x)40=28+x40-28=28+x-28(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8)x=12通过解方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明白:教学要前后连贯,教学还得瞻前顾后!我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着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努力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