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1 三角形的特性 (1).doc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1 三角形的特性 (1).doc

ID:57483519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24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1 三角形的特性 (1).doc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1 三角形的特性 (1).doc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1 三角形的特性 (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1 三角形的特性 (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下年级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大块内容来说说我们的想法。(一)首先说教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人教版的教材编写中,三角形的知识主要分布在三个学段。第一学段是在一上,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个直观的认识;第二个学段在四下,学习三角形的特性、分类、内角和以及图形拼组;第三学段在五上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纵观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知道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高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本学段的学习将为五上年级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打下基

2、础。2、对教材的适当改编了解整个体系后,我们来看看本课时教材的编排:在出示一幅建筑工地的场景图后,安排了3个例题,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三角形内作高、稳定性、三边关系。初次试教时,把这些内容都放在一节课内,结果发现不仅时间远远不够,而且很多环节都是蜻蜓点水。对此,我们分析原因在于:(1)学生的学情。虽然已掌握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但画三角形内的高比画这两类图形的高更难,特别是三角形内画三条高时,学生不能正确地、较快地摆放三角尺,不能使三角尺其中一条直角边与三角形底边重合;(2)探索三边关系也是难点,引导学生探究也需要大量时间。一节课承载的知识太

3、多,导致学生囫囵吞枣,不如舍得放弃,减少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有所发展。于是,我们决定重组教材,把相对独立的三角形内画高放到下节课学习。3、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1)在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和学生自身的体验活动,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3)经历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过程,得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4)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发现带来的快乐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三角形的的定义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难点:任意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研究。(二)了解目标后,接下来来听听教法、

4、学法1、说教法我们以实物操作为依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比如概括三角形定义时,出示各类三角形和一些非三角形,通过分类、辨析,引导学生从感性的层面提升到理性的层面;又如研究三边关系的时候,从能搭成和不能搭成的情况出发,引领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2、说学法在学法上我们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比如,让学生通过搭三角形、四边形,再拉一拉,感受稳定性。用小棒搭三角形来探究三边关系,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过程。(三)说说主要的教学过程1、首先说说三角形的定义的教学:根据对教材体系和学生学情的分析,我们

5、觉得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用精炼的数学语言概括“什么是三角形”,我们预设学生的概括不会很全面,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生成问题,让学生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逐步完善概念。这是我们设计的一个亮点。2、其次说说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我们这样设计:通过学生举例、操作感受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对比中,我们还放入了五边形、六边形。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稳定性是三角形特有的;最后还原到生活,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的理念。3.、最后说说三边关系的教学这是设计的又一个亮点,就如上面教法中提到的:首先我们通过摆一摆,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接着请学生展开想象:那么这三条边

6、要怎么变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想象后发现把短边延长或者把长边缩短才能变成三角形。这里,我们觉得让学生学会想象在教学空间和图形时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帮引导学生理清研究方向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三角形,记录实验结果,找寻规律,最后运用规律巩固、提高。这样,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猜想—实验—得出结论—应用”这样严谨的研究方法。总之,这节课,我们力图从学情出发,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定义和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