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ID:5745851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3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_第1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_第2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_第3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_第4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设计师:黄恒课题名称必修1第1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共1课时课型综合解决课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秦的统一、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郡县制知识情感目标2.1通过自主复习完全无误地归纳: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三公九卿制的权责分工、郡县制的内容和与中央的关系。2.2通过教师出示材料提醒能准确理解:皇帝制度的特征2.3通过材料提示和小组探究能用专业术语归纳: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评价2.4通过小组探究能比较准确的比较并归纳:分封制和郡县制2.5通过秦朝统一和“大一统”制度建立的过程,感受秦始皇的伟大气魄和创新精神能力方法目标1.达成基本三维目标,并进行内

2、化处理,构建相关知识体系。2.养成良好的“课前-课堂-课后”三段复习训练方法和习惯,能复习巩固和反思提升。3.通过老师帮助,学会并养成有效适合的解题技巧,追求成绩优效最大化。4.学会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有效的处理“课标-教材-资料”三者关系的方法。重点难点2.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特点、影响2.2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学习过程评价任务(内容、问题、试题)学习活动(方式、行为、策略)【创设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回忆……)。从P5可见,周天子分封诸侯,统治了整个黄河流域,但随着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实际上成为诸侯割据局面。那么

3、谁什么时候统一中国,并扩大为P8的版图?他又如何能掌控全国,有效统治中国呢?【模块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知道】问题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8文本和地图,独立归纳秦朝建立的时间、地位、疆域四至、统一原因、意义?一、秦朝统一:时间:221B.C.都城:咸阳地位:P8第一个……【创设情境】(2分钟)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感悟体会【针对模块一】(5分钟)教师呈现问题1;学生阅读作答教师智慧型指导教学,点评总结。提醒学生阅读P10历史纵横,了解秦朝其他统一措施。疆域:东辽东西陇西、北长城南南海原因: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人民渴望(嬴政才能、策略正确)意义:结束割据混战、建立统一多

4、民族国家和第一个…、促进中华民族形成…【模块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重难点】问题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阅读P9文本和图片,知道“皇帝”的来源,归纳皇帝制度的特征?问题3:阅读教材P9文字、图片,归纳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权责分工及特征,并能画出简单的“中央官制结构图”。问题4:思考教材P10“学思之窗”,结合上题“中央官制结构图”,小组合作探究“评价秦朝中央管制——三公九卿制度”?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针对模块二】(12分钟)教师创设情境,呈现问题1-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3展示

5、解答问题2-3学生合作解决问题4展示解答问题4教师智慧型指导教学,精简点评总结。1.皇帝制度:特征:皇权至上(核心)、皇位世袭2.三公九卿制:权责: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御史大夫(上传下达、监察百官);太尉(全国军务)特征:以皇权为中心;专制统治评价: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升效率;②相互牵制、保证皇权;③朝议制度(知道)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模块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重难点】【创设情境】西周疆域辽阔,于是周天子设置分封制大封诸侯以拱卫天子,然几百年后血缘关系淡薄而诸侯割据混战,周朝名存实亡。秦朝疆域更加空前广阔,秦始皇该如何维系稳定保证中央和皇帝的专制权力

6、呢?问题5:【针对模块三】(13分钟)教师创设情境,呈现问题5-6;学生独立解决问题5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兴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弟子同姓甚多,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伤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本段中王绾和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各自的理由?问题6:阅读教材P10文本,归纳秦朝郡县制的特征,并尝试建立秦朝皇帝-中央-地方的政权结构图?并评价郡县制?

7、三、郡县制(1)特征: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⑵评价: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探究1:阅读材料“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学生讨论解决问题6学生展示解答问题5-6教师智慧型指导教学,精简点评总结。教师设置探究问题(3分钟)学生分组探究讨论教师总结提升教师智慧型指导教学,精简点评总结。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不同点,并回答P11“本课测评”?分封制郡县制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内容被封者爵位和封地世袭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

8、世袭,有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