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正反转控制.doc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doc

ID:57427299

大小:57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17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doc_第1页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doc_第2页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一.实训目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学生在电气控制实训中已进行过实训,PLC一体化实训选用此题,是想让学生尽快了解掌握用PLC控制电动机的方法,以及与电气控制中的控制方法的区别。要求指导教师讲解此题,然后学生按步骤进行此项实训。目的是使学生建立一种新的观念:用PLC控制负载,编程是主要的任务,接线驱动负载是次要的任务,不要本末倒置,将接线当成首要任务,编程当成次要任务。二.实训讲授的知识点<一>实训设备FX2N—64MR一台;控制板一块;0.5KW4极三相异步电动机一台。<二>设计步骤1.控制案例给正转信号,电动机正转运行;给反转信号,电动机反转运行;给停止信号,

2、无论电动机正转还是反转,都要停止运行。即电动机的控制能实现正反停。2.I/O信号分配输入/输出信号分配如表5-1所示。表5-1输入输出信号分配表输入(I)输出(O)元件功能信号地址元件功能信号地址按钮SB1电机正转X0电动机正转Y0按钮SB2电机反转X1电动机反转Y1按钮SB3电机停止X3FR1过载保护X23.梯形图及指令见图5-1图5-1PLC控制的电动机正反转梯形图及指令表4.可编程控制器的外部接线图如图5-2外部接线图讲解涉及以下内容:(1)停止信号为什么使用常开按钮控制;(2)过载保护为什么放在PLC的输入端,而不放在输出控制端;(3)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为什么要加电

3、气互锁。图5-2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PLC外部接线图<三>运行调试(1)将指令程序输入PLC主机,运行调试并验证程序的正确性;(2)按图5-1完成PLC外部硬件接线,并检查主回路是否换相,控制回路是否加电气互锁,电源是否加的220V;(3)确认控制系统及程序正确无误后,通电试车;(4)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可能出现故障的原因。<四>实训指导1.电动机正反转的主电路中,交流接触器KM1和KM2的主触点不能同时闭合,并且必须保证,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断开以后,另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才能闭合。2.为了做到上面一点,梯形图中输出继电器Y0、Y1的线圈就不能同时带电,这样在梯形图中就要加程

4、序互锁。即在输出Y0线圈的一路中,加元件Y1的常闭触点;在输出Y1线圈的一路中,加元件Y0的常闭触点。当Y0的线圈带电时,Y1的线圈因Y0的常闭触点断开而不能得电;同样的道理,当Y1的线圈带电时,Y0的线圈因Y1的常闭触点断开而不能得电。3.为了保证电动机能从正转直接切换到反转,梯形图中必须加类似按钮机械互锁的程序互锁。即在输出Y0线圈的一路中,加反转控制信号X1的常闭触点;在输出Y1线圈的一路中,加正转控制信号X0的常闭触点。这样能做到电动机正反转的直接切换。当电动机加正转控制信号时,输入继电器X0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断开反转输出Y1的线圈,交流接

5、触器KM2的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反转,同时Y1的常闭触点闭合,正转输出继电器Y0的线圈带电,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得电,电动机正转。当电动机加反转控制信号时,输入继电器X1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断开正转输出Y0的线圈,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正转,同时Y0的常闭触点闭合,反转输出继电器Y1的线圈带电,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圈得电,电动机正转。4.在PLC的输出回路中,KM1的线圈和KM2的线圈之间必须加电气互锁。主要是避免当交流接触器主触点熔焊在一起而不能断开时,造成主回路短路情况的出现。5.电动机的过载保护一定要加在PLC控制电路的输入回路中

6、,当电动机出现过载时,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过载信号通过输入继电器X2加入进PLC,断开程序的运行,使输出继电器Y0、Y1同时失电,交流接触器KM1、KM2的线圈断电,电动机停止运行。<五>实训报告(1)按生产过程(实训过程)写出实训报告;(2)总结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技术要点,并分析试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