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424605
大小:66.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17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故都的秋教案指导思想:贯彻“三主”思想,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目的:⒈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⒉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方法自读——讨论——点拨式教学构想以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为线索结构全课,以“一曲悲凉的颂歌”为课时主题。教学重点散文的形和神教学难点散文的景和情教学媒体投影机(备用录音机)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语设计1、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唱几句歌:“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逢衰草,几
2、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歌曲可以放录音替代)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3、上课之前,我已经把自读提纲印发给了大家,并让大
3、家作了充分的预习和准备。下面,我们就以自读提纲为依据,来欣赏分析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二、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㈠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答:味。(板书)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⑵若学习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㈡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答
4、: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3用心爱心专心(三)读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答: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
5、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⑴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干以选择问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⑵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⑶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一: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
6、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
7、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教师总结时,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二: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⑵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⑶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⑷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⑴此题旨在让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⑵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四)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答: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
8、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3用心爱心专心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如: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