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doc

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doc

ID:57321115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11

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doc_第1页
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doc_第2页
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气论”二者之比较作者:李芳芳来源:《大观》2015年第04期        摘要:孟子历来被认为上“以气论文”传统的开创者,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常被后世文论者运用为理论依据。曹丕是第一个在历史上提出了“文气说”,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二者在产生上有何异同,意义内涵有何异同,对后世的影响有何差别,这对我们研究“文气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知言养气;曹丕;文气论;比较        孟子在历史上历来被认为上“以气论文”传统的开创者,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得到了后世文论者的广泛重视。曹丕在我国古代

2、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文气论”,并且在《典论.论文》中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一次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观点。两者对我国古代以气论文的“文气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        从二者的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二者之间相似性:孟子的“知言养气”说的提出处于一个混乱的战国时代,此时各个诸侯国都以武力征伐作为自己的扩张的手段。各家学派之间相互攻讦,时代思想比较混论,通常相互指责观点,同时各个学派都在寻求出处,经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孟子以养浩然之气作为自己提升道德修养,以帮助自己达到“知言”的目的,辨别各种淫邪的观点的目的。曹

3、丕的“文气论”的提出是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各地诸侯割据,时代同样动荡不堪,思想混乱。儒家思想也在乱世中受到了冲击,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同时品评当时文人,以正当时的文风以及为文章写作提出典范和要求,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二者的不同在于孟子所处的年代百家争鸣,并没有一个占主导的文化思想,孟子从自身修养出发。而经过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了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已经占据时代思想高地,曹丕的观点从儒家出发,系统的论述。        丛产生的基础上看二者的相似之处:“气”作为一个特殊的概念,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使用了,先秦的“气”,在中国

4、古代本指构成宇宙万物的一种自然物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在《管子*内业篇》先秦的宋钘尹文也提出了把气看做万物的本源,比孟子稍晚的荀子在《乐论》中论述了气与音乐的关系,认为不同的音乐只能和人的不同的气相感应。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的观点也是在前人的观点上产生的,孟子把其从前人的物质层面上升到了道德修养的层面上,作为内在气质可以帮助“知言”,这一点与荀子在《乐论》的观点有共同之处。        从二者产生的内在原因上看也有相似点:二者都处于乱世的大背景下,社会的急剧动荡和巨大变化,人们开始对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

5、,气质感情等开始重视。所以孟子说:“我善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强力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个人的内在气质与内在修养的重要,这与时代不无关系。        (二)        孟子的“知言养气”与曹丕的“养气论”在意义内涵上二者也有联系,不同点: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

6、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的养浩然之气虽然并不是在谈论文学与文章,也没有对文章和文学进行直接论述。孟子所谓的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的工夫和主体的精神状态,它需要配义与道的艰苦努力,才能达到至大至刚,他表现出孟子关于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孟子的“养气”是服务于“知言”也就是辨别言辞的能力,以帮助他辨别:诐,淫,邪,遁四种的不正当的言辞的错误。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知言”的能力根植于“养气”,人们的思想修养提高了及自然会加强辨别言辞实质的能力,后世的文学批评正是这样来理解气与言,身心修养与文学的关系。        而曹丕在

7、《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气论”,是我国古代文学批判史上第一次提出“文以气为主”在真正意义上把文和气联系联系起来。曹丕的气有时是指文,有时是指气;指人时指作者的气质,指文时是作品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所谓文以气为主,意思是说文章主要要表现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气质不同,作品也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同时作者是以“文章论”“作者论”“文体论”来共同支撑“文气论”。真正把文与气联系起来,相对于孟子,曹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实际意义上曹丕的贡献更大。        意义内涵上的相同点: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主观唯心成分,《孟子*滕文公下》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

8、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过分强调了浩然之气的作用,同时仅仅靠养浩然之气,就能辨别各种淫邪的错误言辞,也过于主观,夸大了气的作用。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有过分夸大先天的一面,本来对于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