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京皇城布局变迁概说_王佳音.pdf

清北京皇城布局变迁概说_王佳音.pdf

ID:57309889

大小:3.9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8-11

清北京皇城布局变迁概说_王佳音.pdf_第1页
清北京皇城布局变迁概说_王佳音.pdf_第2页
清北京皇城布局变迁概说_王佳音.pdf_第3页
清北京皇城布局变迁概说_王佳音.pdf_第4页
清北京皇城布局变迁概说_王佳音.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北京皇城布局变迁概说_王佳音.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视觉VISION

2、城市画刊清北京皇城布局变迁概说王佳音清代北京皇城的平面布局始于元代,形成于明代。虽然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兵入关对皇城均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皇城的范围与基本布局却由明代一直延续至清末,包括继续使用明代的皇城墙与城门,仅对部分城门的名称进行更改,如承天门改称天安门、北安门改称地安门;保留紫禁城、景山、西苑三海、太庙、社稷坛的设置,不仅位置未发生变化,其内部的布局也基本保留了明代的样式。除此之外,皇城内其他区域出现了较多变化,如许多内府衙署的裁撤、祠庙的大量出现及街道民居的出现等。究其原因,除了统治者的决策,还缘于清

3、代北京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变革,因而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点。以下就对清早中晚期皇城布局的变迁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变革进行初步探讨。清早期清朝初年,皇城内仍保留大量明代的内府机构和附属设施,许多宫苑坛庙也依旧存在。在研究本阶段皇城布局沿革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资料来源,一是清康熙年间翰林院学士高士奇所著的《金鳌退食笔记》。其著作年代距明代覆灭仅40余年,因作者家居西苑,每日往来于金鳌玉蝀桥,探访旧人旧物,就其见闻撰成一书,故而记录了大量明末清初的皇城规制。另一份资料是原藏于清内阁大库的《清皇城宫殿衙署图》。该图绢底彩绘,纵238厘米,横1

4、78厘米。图纸南起大清门(今毛主席纪念堂处),北到地安门一线,东至东安门(今东皇城根大街),西至西安门(今西皇城根大街)。图纸基于实测,非率意涂抹。然而图中并未标明绘制年代,据学者推断,应在康熙1二十八年到三十九年(1680-1700)2或更早。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清3早期皇城布局的一些特点。图一明北京皇城复原图130北京规划建设城市画刊

5、VISION视觉01首先,清早期的皇家宫苑占地面积逐渐缩小,很多苑囿被改为佛寺或民居,但许多明代的宫苑仍旧存在。在皇城东南角,明初曾设东苑。后东苑废,正统、天顺之际兴“南内”,即以重华宫

6、为首先主体的建筑群,包括重华宫、崇质宫、皇史宬、玉芝宫、观心殿等。清初,废南内,在明重华宫旧址上建睿亲王府。顺治七年(1650),睿亲王府废。康熙三十三年(1694),建玛哈噶喇庙。顺治4八年(1651),建普胜寺于明崇质宫旧址。此外,至康熙年间绘制皇城地图时,明南内的飞龙桥、秀岩山、影神殿、观心殿及皇史宬仍然存在。皇城西部的大片区域在明代属于西苑的范畴,包括三海、皇城西南部的万寿宫、兔儿山及北海西侧的玉熙宫、清馥殿等。进入清代早期,西苑的范围开始收缩,沿三海轮廓添筑内红墙,仅将5三海用作御苑开始营造。主要的工程包括:顺治八年(

7、1651),在琼华岛上建永安寺白塔;康熙6二十九年(1690),重建团城承光殿;顺治康熙年间扩建中海西部并多次修葺经营南海瀛台,添建亭台楼阁等。除三海外,原属明代西苑的其他宫殿逐渐荒废或被取代,至康熙年间,兔儿山虽然仍保留并延续明代的规模和建制,却因缺乏经营而开始荒废。万寿宫因在战火中被毁,未曾修复,仅作空地一片,杂居内府人役,堆放柴草。清馥殿改建弘仁寺,供旃檀佛像,俗称旃檀寺。玉熙宫改7为内马厩,圈养御马。明虎城与内校场仍存,百兽房、豹房、腾禧殿皆不存。视觉

8、VISION图二康熙皇城宫殿衙署图北京规划建设131视觉VISION

9、

10、城市画刊02其次,大量内府衙署逐渐废弃,开始被佛寺或民居取代。在明代,内监的权力极大。从明太祖时,便开始设立宦官机构,大约到永乐时,已形成十二监、四司、八局的二十四衙门,包括司礼监、内官监、御其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官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此8后,这二十四衙门成为明代宦官的常设机构。为了更快捷地为皇室服务,除位于德胜门外的浣衣局及无公9署的直殿监外,这些内府机构的衙门公署大都分布在皇城的东北

11、和西北部。与内府承运库、供用库、司钥库、十库及诸门在内的管理机构一起构成了明代皇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入关前,设内务府从事内廷服务等工作,其人员构成主要是皇室包衣。清入关后,仍沿用内务府的设置,机构有所增添,人员除包衣外也增加了明代遗留的内监。顺治十年(1653),仿明内监机构设立了十三衙门,与原有的包衣组织平行发10展。十八年(1661),裁撤十三衙门,复设内务府。由此,原属明二十四衙门的官署逐渐废弃,或杂居一些内府人役,或辟为民居。至康熙朝,仍旧保留的有西什库、赃罚库、司礼监经厂、惜薪司、织染局、司设局、酒醋局、安乐堂、汉经

12、厂、番经厂、蜡库、米盐库、佛经极库、番经库、马圈、光禄寺等。图三永安寺白塔与金鳌玉蝀桥(《万寿盛典初集》)03第三,皇城向平民开放,禁地成为开放的城区。在明代,皇城内因只设置宫苑和衙署,平民禁绝往11第三来。皇城外设红铺七十二座,有官军环城巡警。门禁森严、人员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