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马说》中考复习ppt课件.ppt

2018《马说》中考复习ppt课件.ppt

ID:57298703

大小:61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8-10

上传者:简单2019
2018《马说》中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2018《马说》中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2018《马说》中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2018《马说》中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2018《马说》中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马说》中考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马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体裁,既可以写一事一物,也可以写一种现象,但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想。“马说”即谈马、论马。常用托物寓意的手法。 《马说》的作者,字,是代家。是“”之一。因其世居于昌黎,故又称;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中的《》。唐退之韩愈文学唐宋八大家韩昌黎杂说 知识梳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1.词语解释(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辱[F]:埋没只是(2)骈死于槽枥之间骈:(3)不以千里称也称:两马并驾著称 2.句子翻译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只是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第一部分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词语解释(1)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或:(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有时吃一顿同“饲”,喂 (3)虽有千里之能能[F]:(4)才美不外见见[F]:(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等:(6)安求其能千里也安[F]:才能,能力同“现”,表现2.句子翻译(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一石食。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犹,尚且等同,一样怎么,哪里 第二部分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词语解释(1)策之不以其道策:道:(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正确的方法鞭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通“才”才能 (3)执策而临之执:临:(4)其真无马邪其:面对握着难道,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2.句子翻译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驱使它不能按照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发挥出来,听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第三部分抨击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文意理解】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课文表面上说马,实际上喻人。谈谈作者为什么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能发现、赏识并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社会上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但由于没有人发现、善待和重用,他们往往被埋没。 托物寓意千里马人才伯乐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马说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3.如果你也像韩愈一样怀才不遇,得不到赏识,除了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外,还有哪些更好的做法?努力使自己更完美;学会推销自己。 金题演练一、阅读《马说》,完成1~5题。(10分)1.解释下列句中标色词的意义。(2分)(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虽有千里之能()2.下列句中标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骈死于槽枥之间于是入朝见威王B.食之不能尽其材无丝竹之乱耳C.安求其能千里也其如土石何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人不知而不愠同“祇”,只是能力 【解析】A项中两个“于”意思和用法分别是:介词,在;介词,和“是”连用表承接关系。B项中两个“之”意义和用法分别是:代词,代指千里马;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项中两个“其”意义和用法分别是:代词,代指千里马;放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D项两个“而”的意义和用法均为:表转折关系,却,但是。【答案】D 3.翻译下列句子。(4分)(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殊本领和英武的体态无法显现出来。手里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好马!”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句,道出千里马境遇之悲,请结合文章第二段内容谈谈,千里马为何被埋没?(2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不知马)。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题。(12分)【甲】《马说》全文【乙】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午⑤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选自《祁奚请老》【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②晋君:指晋悼公。③解狐:晋国大夫。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参考译文】【乙】晋国大夫祈奚老了,晋悼公问他:“谁可以接替你的职务?”祁奚回答:“解狐可以。”晋悼公问:“他不是你的仇人吗?”(祈奚)回答说:“大王问的是谁可以接任,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晋悼公就任命解狐为中军尉。后来晋悼公又问他:“谁可以当国尉?”祁奚回答说:“祁午可以。”晋悼公问祁奚:“他不是你的儿子吗?”祁奚回答说:“大王问的是谁可以担任,而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1)策之不以其道(2)非子之子耶用鞭子打你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 (2)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3.【甲】文①段中的“,”两句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请用原文填空)(2分)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在对待人才方面,食马者与祁奚各有什么不同的做法?(2分)而祁奚则能够知人善任,而且举贤不避亲、不避仇,使人尽其用,物尽其才。【解析】食马者不辨人才,不能发现千里马的不凡之处,导致使千里马被埋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