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菌课件.ppt

柑橘溃疡病菌课件.ppt

ID:57296971

大小:972.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8-10

柑橘溃疡病菌课件.ppt_第1页
柑橘溃疡病菌课件.ppt_第2页
柑橘溃疡病菌课件.ppt_第3页
柑橘溃疡病菌课件.ppt_第4页
柑橘溃疡病菌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柑橘溃疡病菌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讲人:孙小旭柑橘溃疡病菌主要内容一、历史、分布及危害二、所致病害症状三、病原特征四、适应性五、检验检疫方法六、检疫处理七、回顾柑橘溃疡病菌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citri拉丁名:XanthomonasCampestrispv.citri英文名:Citruscanker分类地位:此菌归属变型菌纲黄单胞杆菌属戴芳澜,字观亭2311920—1923年 任广东省农业专门学校教授。1923—1927年 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植物病理学教授。1893年5月4日 生于湖北省江陵县。1910—1911年 上海震旦中学肄业。1912—1913年 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

2、备班结业。1914—1919年先后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人物简历1927—1934年南京金陵大学植物病理系教授兼系主任。1934—1935年美国纽约植物园及康奈尔大学研究院专攻真菌遗传学。1935—1950年 清华大学教授兼农业研究所植物病理研究室主任、农学院植物病理系主任。1950—1957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53年起兼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病室主任。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学研究所所长。1959—1973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一、历史、分布及危害起源传播我国历史柑橘溃疡病最初可能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地区和南亚的印度

3、发生,以后传到亚洲其他国家。再从日本传到美国、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目前分布welcometousethesePowerPointtemplates,NewContentdesign,10yearsexperience目前分布目前此病已在亚、非、美等地区发生。在我国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台湾等省国内分布图GUANGXIGUANGDONGXINJIANGXIZANGQINGHAISICHUANYUNNANGUIZHOUHUNANHUBEIJIANGXIFUJIANZHEJIANGGANSUSHAANXIHENANANHUIJIANG

4、SUSHANDONGSHANXIHEILONGJIANGJILINLIAONINGHEBEINEIMONGBEIJINGTIANJIN危害幼树危害幼树危害,落叶、枯梢、树势削弱,甚至枯死、成树危害造成落叶落果、树势削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响销售病果病叶一旦传入新区,根除费用惊人美国在1910年从日本引入枳苗时,传入此病。二、所致病害症状叶片受害后,最先在叶背出现圆形、针头大、黄色、油渍状微突起的斑点,稍后,叶片正背面均隆起成为圆形或近圆形、米黄色海绵状病斑,周围有黄色晕环,后来,病部隆起更显著,木栓化,灰白色或灰褐色,中心凹陷,呈火山口状。病部与晕环之间,常有褐色釉光边缘。随

5、叶片老化,黄色晕环消失。病斑直径一般为3~5mm,有时病斑相连,呈不规则形大病斑。病部在叶片正、背面均隆起,有黄色晕环,后来木栓化,中心凹陷,呈火山口状是柑橘溃疡病的特征性症状。果实病斑与叶片病斑相似,火山口状开裂更显著,一般无黄色晕环,大小4~5mm,最大可达12mm。枝梢病斑与叶片病斑相似,突起显著,无黄色晕环。分布及危害1国内外检疫对象2分布广,但又局部区域发生。3可危害叶片、枝梢与果实。4影响品质,降低商品价值。溃疡病与疮痂病害症状区别圆形,较大,火山口状,具同心环溃疡病与疮痂病害症状区别三、病原特征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citri【

6、拉丁文】Xanthomonascampestrispv.citri【英文名】Citruscanker【分类地位】此菌归属变型菌纲黄单胞杆菌属柑橘溃疡病菌共分A-E5个菌系E型菌系只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苗圃枳、柚砧木上发现柑橘溃疡病菌4个菌系对柑橘属植物的相对致病性注:-不致病;+发病较轻;+++发病重;++++发病很严重。1分类地位黄单胞杆菌属2形态细菌体呈短杆状,极生单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病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5-36℃,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pH6.1-8.8,最适pH6.6。故此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严重。3生理在牛肉汁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蜡黄色,粘稠

7、,微隆起。病部组织切片四、适应性(一)侵染循环1初次侵染来源病菌潜伏在病组织(病叶、枝、果)内,尤及是秋梢。2侵染途径:气孔、皮孔、水孔或伤口。3再次侵染和传播途径:从病部益出的菌脓,遇雨露或叶面水膜溶散后,经风雨、昆虫和枝叶接触传播,进行再侵染。人为远距离传播(苗木、接穗、果实、种子、砧木的调运)。病菌在病叶、枝、果越冬春梢、叶、幼果秋梢、叶、果夏梢、叶、果柑橘溃疡病侵染循环图风雨、昆虫(二)寄主范围此菌侵染芸香科柑橘属、枳属和金柑属植物。其中,甜橙、酸橙、葡萄柚、柚、来檬、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