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DB61∕T 509.3-2011 秦岭猪苓蜜环菌菌种.pdf

行业标准:DB61∕T 509.3-2011 秦岭猪苓蜜环菌菌种.pdf

ID:57289232

大小:325.4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8-10

行业标准:DB61∕T 509.3-2011 秦岭猪苓蜜环菌菌种.pdf_第1页
行业标准:DB61∕T 509.3-2011 秦岭猪苓蜜环菌菌种.pdf_第2页
行业标准:DB61∕T 509.3-2011 秦岭猪苓蜜环菌菌种.pdf_第3页
行业标准:DB61∕T 509.3-2011 秦岭猪苓蜜环菌菌种.pdf_第4页
行业标准:DB61∕T 509.3-2011 秦岭猪苓蜜环菌菌种.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业标准:DB61∕T 509.3-2011 秦岭猪苓蜜环菌菌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38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509.3—2011秦岭猪苓蜜环菌菌种ArmillariaSpawnofQinling’sPolyporus2011-01-04发布2011-02-01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1/T509.3—2011前言本标准为DB61/T509.1~6—2011的第3部分。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起草规则制定。本标准由陕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宁陕县质监局、宁陕县科技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峻志、祁鹏、李安利、戴璐

2、、王友洲、刘宝田、韩耀辉、马玉平、郑强、丁仕刚。本标准首次发布。IDB61/T509.3—2011秦岭猪苓蜜环菌菌种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秦岭猪苓生产中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VahlexFr.)Quél.)菌种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菌种产品的标签、标志、包装和贮运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猪苓共生蜜环菌菌种的生产、经销和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GB/T12728食用菌术语GB19172平菇菌种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61/T509.2《秦岭猪苓菌材》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VahlexFr.)Quél.为伞菌目、小皮伞科、蜜环菌属真菌。在猪苓栽培中,利用其与猪苓的共生关系,提高猪苓的产量和质量。3.2菌丝hypha构成真菌菌丝体的丝状单元,由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3.3菌丝体mycelium菌

4、丝的集合体。3.4菌落colony1DB61/T509.3—2011由菌丝及孢子所形成的单个菌丝丛。3.5菌索rhizomorph又称根状菌索,某些真菌菌丝集结而成的绳索状结构。3.6菌种pureculture经人工培养并可供进一步繁殖或栽培使用的大型真菌菌丝纯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3.7母种stockcultuer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以玻璃试管为培养容器和使用单位,也称一级种、试管种。3.8原种pre-cultuerspawn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5、常以玻璃菌种瓶或塑料菌种瓶或15cm×28cm聚丙烯塑料袋为容器。3.9栽培种spawn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瓶或塑料袋为容器。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3.10拮抗作用antagonism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落间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行边缘的现象。3.11角变sector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生长缓慢、菌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异常的现象。3.12高温抑制线hightemperatuerdline食用菌菌种在生产过程中受高温的不良影响,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

6、黄、发暗或菌丝变稀弱的现象。3.13锁状联合clamp-connection2DB61/T509.3—2011为双核细胞形成分裂产生双核菌丝体的一种特有形式,常发生在菌丝顶端,开始时在细胞上产生突起,并向下弯曲,与下部细胞连接,形如锁状。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的鉴定标准,凡是产生锁状联合的菌丝均可断定为双核菌丝。形成锁状联合的过程保证了双核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每节(每个细胞)都能含有两个异质(遗传型不同)的核,为进行有性生殖、通过核配形成担子打下基础。3.14生物学效率biologicalefficiency单位数量培养料

7、的干物质与所培养产生出的子实体或菌丝体干重之间的比率。3.15种性charactersofvariety是鉴别菌种或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包括对温度、湿度、酸碱度、光线和氧气的要求,抗逆性、丰产性、栽培周期、商品质量及栽培习性等农艺性状。4菌种制作4.1树种应符合DB61/T509.2中第4.1章规定。4.2母种配方一般应使用附录A中第A.1章规定的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改良PDA),第A.2章规定的综合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CPDA),或第A.3章规定的玉米粉PDA培养基。4.3原种配方一般应使用附录B中第B

8、.1章规定的木屑麸皮培养基、第B.2章规定的木屑麸皮玉米粉培养基或第B.3章规定的玉米粉蔗糖培养基。4.4栽培种配方一般应使用附录C中第C.1章规定的木屑棉壳培养基、第C.2章中规定的枝条营养液培养基配方。4.5培养条件接入相应菌种,22℃-25℃暗光培养至菌丝或菌索长满。5质量要求5.1母种5.1.1容器规格应符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