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分析方法与分析步骤.ppt

总结:分析方法与分析步骤.ppt

ID:57251093

大小:62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8-07

总结:分析方法与分析步骤.ppt_第1页
总结:分析方法与分析步骤.ppt_第2页
总结:分析方法与分析步骤.ppt_第3页
总结:分析方法与分析步骤.ppt_第4页
总结:分析方法与分析步骤.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总结:分析方法与分析步骤.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总结:分析方法与分析步骤步骤:1、判断静不定度(确定多余约束数);2、解除多余约束,建立相当系统;3、列出多余约束处的变形协调条件(位移边界条件);4、结合平衡方程,求多余支反力。方法:解除多余约束,代之以支反力;分析相当系统,使多余约束点处满足位移边界条件静定基相当系统不唯一,一般选择求解起来最简单的一种例1:求A点的垂直方向的位移ADR’A组合梁静不定问题的分析ABCDM0BCRAM0方法:先将铰链拆开,再建立铰链处的变形协调条件例2:求支反力变形协调条件:RRB点位移按右图计算ABRqaqa2/2ABqCDE

2、CABqRDREPage4本讲内容对称性在变形分析中的应用§7-7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刚度设计Page5例5:E常数,,,求PABCEFABCEFABCEFABC对称性在变形分析中的应用:P/2CFBPage6ACBqBACq/2ACq/2例6:利用对称性求下面梁中点挠度与转角反对称,挠度为0(弯矩为0,拐点)对称,转角为0Page7ACq/2反对称,挠度为0(弯矩为0,拐点)Cq/2Page8例:求AB组合梁的变形分析AqCBPage9§7-7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刚度设计一、梁的刚度条件[d]——许用挠度,[q]——许用

3、转角一般用途轴:[d]=(5/10000~3/10000)l重要轴:[d]=(2/10000~1/10000)l起重机大梁:[d]=(1/700~1/1000)l土建工程中的梁:[d]=(2/10000~1/10000)l安装齿轮或滑动轴承处:[q]=0.001radPage10二、梁的合理刚度设计EIz——弯曲刚度,Pk——广义力(P,m,q)梁的弯曲变形与梁的受力、支持条件及截面的弯曲刚度EI有关1、可以采用提高弯曲强度的某些措施,例如合理安排约束、改善梁的受力等方法,来提高梁的弯曲刚度。2、但梁的合理刚度设计与合理

4、强度设计不尽相同。Page11二、梁的合理刚度设计与梁的合理强度设计相似点让材料远离截面中性轴,例如例如工字形与盒形薄壁截面合理安排约束与加载方式(分散载荷等)依据对比强度问题或与的比较Page12合理安排约束与加载方式增加约束,制作成静不定梁ll/4l/2l/4l/2l/2lPage13(1)强度是局部量,刚度是整体量(积分)与梁的合理强度设计的不同点辅梁、等强度梁是合理强度设计的有效手段,提高梁的刚度须整体加强小孔显著影响强度,但对刚度影响甚微Page14(2)强度与材料和相关,刚度与E相关高强度钢一般不提高E钢与合金

5、钢:E=200~220GPa铝合金:E=70~72GPa(3)刚度对梁的跨度更敏感Page15跨度微小改变,将导致挠度显著改变例如l缩短20%,dmax将减少48.8%梁跨度的合理选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