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ppt讲解学习.ppt

玄学ppt讲解学习.ppt

ID:57235699

大小:1.25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8-04

玄学ppt讲解学习.ppt_第1页
玄学ppt讲解学习.ppt_第2页
玄学ppt讲解学习.ppt_第3页
玄学ppt讲解学习.ppt_第4页
玄学ppt讲解学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玄学ppt讲解学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什么是玄学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繁琐的两汉经学的一种哲学思潮。其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即宇宙最终存在的根据问题﹐亦即本体论的问题。“玄”指无形无名的“道”,由于魏晋玄学奉《老子》、《庄子》、《周易》为经典,注重形而上的“有无之辨”,故从南朝开始,后人以“玄学”称谓这一学派。二、玄学兴起的原因(1)经学式微(2)名教危机(3)政治黑暗三、玄学的主要内容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王弼《周易略例•明象》(1)“意”与“象”(2)“无”和“有”何晏、王弼“

2、贵无论”。强调“无”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所谓“无”,依王弼诠释,“道者,无之称也”,“无”只不过是“道”的别称。“有”代表宇宙具体之万物,与“无”是母子、本末的关系。裴頠等人提出“崇有论”。裴頠认为事物不可能“无中生有”,天地万物的总体才是根本。他说:”夫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事物之间有互相依赖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这就是“理”;“理”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即存在于“有”之中。郭象提出“无无论”,也称“独化论”。他视“有”为唯一的存在,否认事物背后有一个无形的根本或造物者;作为万物内在规律的“无”便不当求之于“有”之外,而只当于“有”之中求之,并由“有”来表现。(3

3、)、“自然”与“名教”自然:宇宙本体,世界本源,宇宙万物本来的样子名教:人们之造作,是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的种种等级与教化的总称,也可迳直指「礼教」,制度第一个阶段:「何晏,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第二个阶段:「阮籍,稽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第三个阶段:「郭象」「名教即自然」玄学的不同时期与代表人物正始时期何晏王弼竹林时期嵇康阮籍元康时期郭象裴頠欧阳建东晋时期僧肇玄学分期(一)正始时期代表人物:何晏重要著作:《道德论》,《论语集解》核心思想:1.本末有无:「贵无论」2.自然名教:「名教本于自然」3.圣人有情无情:圣人「无情而有性」重要成就与影响他是正始时期清谈的领袖人物,是魏晋以下玄学

4、风气的开创者,是贵无论的首倡者,突破了两汉以来宇宙本原论的框架.(二)竹林时期代表人物:嵇康重要著作:《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释私论》核心思想:1.自然名教:「越名教而任自然」2.声无哀乐论: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两种不同的事物3.明胆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代表人物:阮籍重要著作:《通易论》,《通老论》,《达庄论》核心思想:自然名教:「折衷名教与自然」重要成就与影响:阮籍的思想,由儒,而老,而庄,都有成文的专论发表.他能将庄子的思想消化,而成功地运用于现实的世界中.他对所处的时代和自身的地位认识都很透辟,使他不独能享盛名,还能不为盛名所累.(三)元康时期代表人物:郭象重要著作:《庄子注》核

5、心思想:1,万物独化论:「无待而独化说」2,独化于玄冥:「玄冥之境」3,足性逍遥说:「宏内游外」4,自然名教:「名教即自然」重要成就与影响:郭象以有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又主张物各自生,自为,而自为就是自然无为,这就调和了「崇有」与「无为」的矛盾.代表人物:欧阳建重要著作:《言尽意论》核心思想:言意之辩:重要成就与影响:欧阳建的《言尽意论》,认为客观世界是开人的概念和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但语言概念又是人们用以说明客观世界的工具。这驳斥了当时玄学家认为语言概念无法表达事物真相的一种看法(四)东晋时期代表人物:僧肇重要著作:《肇论》核心思想:万物是亦有亦无,有无双遣而并存的.重要成就与影响:他比较

6、正确地运用了中观学的思辨理论,旁取儒学,玄学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他通过对佛学界一些不合佛学原义思想的澄清,把般若学从依附玄学的局面中摆脱出来,使佛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魏晋玄学主要经典:三玄三、玄学的影响玄学在两汉经学日趋烦琐、注重章句注疏的时候,提出了“得意忘象”,将士人们从烦琐的考据中解放出来。“名教”与“自然”之争,实际上是对汉武帝以来儒家伦理道德的怀疑甚至否定,同时也揭露名教礼法的虚伪。玄学对文学、音乐、绘画和书法等艺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魏晋以后,我国艺术伦理、艺术欣赏及创作,都注重“畅神”、“传神”,追求玄外之音、象外之意,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受了玄学“象外之意”、

7、”言不尽意“的影响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