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doc

真菌性皮肤病.doc

ID:57187341

大小:4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8-05

真菌性皮肤病.doc_第1页
真菌性皮肤病.doc_第2页
真菌性皮肤病.doc_第3页
真菌性皮肤病.doc_第4页
真菌性皮肤病.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菌性皮肤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真菌性皮肤病真菌病(mycosis)是由真菌(fungi)引起的疾病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没有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基本形态为菌丝和(或)孢子。真菌喜温暖潮湿,最适生长温度22℃~36℃,相对湿度95%~100%,最适pH5.0~6.5。真菌细胞壁含有甲壳质和(或)纤维素,对外界环境变化有较强的抵抗力。紫外线和X射线均不能杀灭真菌,但在100℃左右大部分真菌较短时间可以死亡,因此煮沸消毒既经济又方便高效。真菌遍布自然界,在已记录的5万~25万种真菌中,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不足200种。除个别情况外,人类的真菌感染

2、源均来自外在环境,通过吸人、摄人或外伤植入而获得。少数真菌可使正常人致病大部分则只在特殊条件下致病,多侵犯衰弱的宿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使用增多,器官移植、烧伤抢救、各种导管和插管技术、静脉高营养的应用等,虽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但长期患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感染明显增加。现认为任何一种可在宿主体温(37℃)和低氧化还原状态(受损组织的一种状态)下生存的真菌均为人类潜在的致病菌。真菌一般分为皮肤癣菌(dermatophyte)、酵母菌(yeast)和霉菌(mould)。真菌病在临床上一

3、般分为浅部真菌病(superficialmycosis)和深部真菌病(deepmycosis)两大类。皮肤癣菌主要包括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共同特点是亲角蛋白,可侵犯人或动物的皮肤角质层、毛发、甲板,引起浅部真菌病,称为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简称癣(tinea),偶尔可引起皮下组织感染。浅部真菌病基本上是按人体各个部位命名的,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等,但也有少数是按菌种命名,如花斑癣菌引起花斑癣;叠瓦癣菌引起叠瓦癣。

4、酵母菌是指以芽殖为主的单细胞真菌,霉菌的特点是在培养条件下长出毛样菌丝体,主要侵犯免疫力严重低下的宿主,如SLE、艾滋病等,引起深部真菌病深部真菌病包括皮下组织感染和系统感染。一般按菌种命名,皮下组织感染如孢子丝菌引起孢子丝菌病;系统感染如由念珠菌引起念珠菌病(有一部分引起浅部真菌病),新生隐球菌引起隐球菌病等。真菌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其中以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有决定价值,尤其是鳞屑和分泌物的氢氧化钾涂片镜检方法简单、快速,较易掌握。但镜检仅能确定菌丝和孢子的有无,不能鉴别菌种,阳性表示有真菌存在,一次阴性不能完全否定。鉴定菌种需

5、做培养。常用培养基为沙堡培养基,培养阳性后可转种到特殊的培养基,根据形态、生化等特性进行菌种鉴定。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经特殊染色(PAS或六胺银染色)可发现组织中的真菌及其所致的病理改变,对深部真菌病的诊断有意义。第一节头癣头癣(tineacapitis)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皮和头发感染,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四种。儿童为易感人群,发病与接触患癣的动物有关,饲养和嬉戏患癣的猫、狗等易发病,患儿的病发、头屑、痂皮中带有大量真菌,易污染床单、枕巾、衣帽,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及家庭中相互传播。理发工具如剃刀、梳子等可作为传播媒介。【病

6、因和临床表现】(一)黄癣(Uneafavosa)俗称“瘌痢头”。由许兰黄癣菌(Trichophytonschoenleini)所致。典型的皮损为黄癣痂(scutula),由黄癣菌及表皮碎屑组成,硫磺色,质较硬、干燥、易碎,边缘翘起,中心微凹而呈碟状,从中有一根或数根头发穿出。黄癣痂与头皮附着甚紧,不易刮去,刮去后基底潮红、湿润。严重的可累及面、颈及躯干等处。常自幼患病,直至成年始逐渐愈合,在头皮上遗留广泛的萎缩而光滑的瘢痕,其上只见少数残留稀疏的头发和黄痂。经过几十年的防治,本病已基本得到控制,目前新发病例罕见。(二)白癣又名小孢子菌头癣(mi

7、crosporiacapitis),最常见。病原菌主要是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canis)和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gypseum),偶见铁锈色小孢子菌(Microsporumferrugineum)。初起损害为群集毛囊性丘疹,或环形红色斑片,继而变为以鳞屑为主的小斑片。鳞屑为灰白色,较干燥。头发略稀疏、无光泽,病发在离头皮上约0.3~0.8cm处折断,在残留的毛干上有灰白色套状鳞屑包绕,即“菌鞘”,乃是真菌孢子寄生在发干上所形成。一般无炎性反应,亦可轻微发红,毛囊可突起如鸡皮状,偶可伴发脓疱、渗液、结痂,附近淋巴结肿

8、大,自觉痒感。损害一般发展至半年后不再扩大增多,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至青春期趋向自愈。若无继发感染,不留瘢痕,愈后头发可完全生长。(三)黑点癣(bla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