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18343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3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报告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组的通知要求,我区组织有关人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民收入等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全区实际,就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 ##区现辖个乡镇,10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8万人,耕地233万亩。20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87亿元,增加值4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元,同比增长11%。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区现有耕地面积233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
2、到189万亩,共有配套机井3434眼,平均67亩地一眼井。特别是##乡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全乡4万亩耕地基本形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沟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全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万余台套,其中大型机械300多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万千瓦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的机械化作业。农村公路建设,加大了对乡村公路的建设力度,现已实现(本权属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查看)村村通公路,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致富之路。农村电网,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陈旧、薄弱、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电网得以较大
3、改善,降低了线路损耗,提高了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电能质量,减轻了农民负担。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全林木总株数达400万株,速生丰产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实现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沼气建设,全共建设启用沼气池7100座,沼气池普及率达1%,加快了农村家居绿化、庭院美化、能气化步伐。 (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农村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新建改建了1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村村都有卫生室,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形成了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区的良好局面。农民最低生活得到保障,
4、区政府将符合低保条的困难农民都纳入了救济范围;通过“温暖小区”工程建设,使农村“五保”老人得到了老有所养;通过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病残孤害寡等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解决。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教育事业,抓住“中心村”建设机遇,中小学校布局得到合理调整,严格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农村化事业建设快速发展,全区80%以上的乡镇建有化站,乡村两级建有图书室0多个,各类艺表演团体80多个,群众化生活日益丰富。以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执政基础工程”、“三级联
5、创”活动,创建“生态小康村”、“富裕明示范村”,制定了公民道德“十不准”规范,推进了农村精神明建设,党的执政基础工程不断加强。全面实施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政治明,村民自治程、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级政务、财务全面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维护了稳定,促进了发展。 (三)农民收入情况。200年我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7亿元,同比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元,同比增长11%,是增幅较高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为:(1)工资性收入为1404元;(2)家庭经营纯收入为237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897元(农业收入1019
6、元,林业收入1元,牧业收入877元),第二产业收入44元,第三产业收入434元;(3)财产性收入为137元;(4)转移性收入39元。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为3%,说明全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已明显加快,但需进一步提高;第一产业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为48%,说明第一产业仍然是全区农民收入的主体,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第二、三产业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为121%,折射出乡镇、村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管理松散、经济效益滑坡的现象,农业产业化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农业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乡镇财政困难,没有能力对农业进行投
7、入,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大多年久失修,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并且随着农业税和农村“两工”的取消,进一步削弱了基层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此外,农业配套体系建设不健全,特别是动植物防治控制体系建设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农业生产受自然条的约束仍然较强,农业生产起伏较大。 (二)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第一产业仍是多数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随着耕地、水资等因素对农业增产增效约束力的加剧,农民自农业的收入将面临更大的增收困难。同时,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
8、,也使农民稳定增收缺乏坚实基础。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教育资匮乏,学生初中升高中的比率低,农民子弟整体化教育水平不高,不利于培育高素质农业后备劳动力。学生就学费用高,尤其是大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