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doc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doc

ID:57182021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05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课北宋的政治任县第三中学牛丽华【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陈桥驿兵变及北宋的建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重文轻武的政策、作用和影响,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作用及影响为立足点,以史导论,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与相关文献,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特点的形成及其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使学生认识到这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通过深人分析、

2、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教学难点: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正确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影响。【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赵匡胤图片、陈桥驿兵变图片、北宋形势图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音频)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

3、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毛泽东的眼里,他最佩服的五位帝王就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其中的宋太祖就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课有着密切的关系。宋太祖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和政策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北宋的政治,了解一下宋太祖的政策得失。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多媒体展示陈桥驿兵变图片)教师讲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4、960年,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学习这一内容时要注意结合《北宋形势图》讲清,北宋的统治区只占有原来的五代十国范围,并未统一全国,当时仍然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教师简略地介绍,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多媒体展示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讲述此节内容时要注意分析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性:首先,唐朝后期藩镇势力的扩张,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要结束这种局面,必

5、须加强中央集权。其次,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扩大势力,铲除其他割据政权,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再次,赵匡胤本人是通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为了防止类似兵变的重演,必须加强中央集权。(期间穿插让学生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2)政治:①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②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③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教师归纳:进一步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使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多媒体出示问题:《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

6、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的职权和作用。职权:监察和行政权。作用:在于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于控制,在各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3)经济: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②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教师归纳:利: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防止了藩镇割据的重演。弊:造成地方贫困。3.通过以上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教师设问: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中央集权制度)回顾已学过的内容归纳

7、我国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史。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多媒体展示人物图片(林冲、高俅)通过比较进入第二部分学习。二:重文轻武的时代(多媒体出示问题)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重文轻武政策的措施及这些措施分别有什么作用?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分析:1.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

8、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太祖制定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这个基本国策也为后世的宋代皇帝所奉行,影响贯穿整个宋代。中间穿插材料问题。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