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174704
大小:3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05
《天鹅的故事.1电子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鹅的故事》教案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调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由此可见,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自我建构的过程,情感日趋丰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阅读教学和学生已有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融及其心灵
2、。 《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赞扬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育我们要爱鸟护鸟,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把握这一指导思想,本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激情,接受情感的滋润、心灵的洗礼,感受生命的可贵的美好初衷,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5、6、7节。 2、认知目标: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词。 1 3、情感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培养学生
3、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复述天鹅破冰的场面。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引导儿童感受故事中的形象,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1、以读为主,读中质疑,读中解惑。 2、读、思、议、评相结合,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通过想像理解文章给人的启迪。 3、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引导自我发现,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 1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
4、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大意,练习分段。 2、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词。 3、初步感受课文所传递的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美好品质。品读好最抓心的第五重点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曲调未成情先行 1、首先利用以前学过的课文谈话自然导入新课: 师:还记得《生命桥》这篇课文吗?学生纷纷谈感人场景。师生齐诵《生命桥》精彩片段。 1 师: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题目是《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 2、然后利用故事的形式描述为课堂教学定下感情的基调:(配上《天鹅湖》轻音乐)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
5、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活泼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最为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珍爱。 那是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上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了厚厚的冰层。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 3、最后让学生出谋划策,增加他们积极体验。 师:“同学们,从刚才天鹅的凄叫声中,你们认为这群天鹅会怎样生存下去呢?他们的命运又将怎样呢?”
6、 (让学生们为这群可爱的天鹅出谋划策,学生的情感会被故事所设置的场景所调动。同时为下面学生的初读课文铺垫,力求水到渠成。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去读书,会做到情绪高涨,神情专注,感情真挚。) 二、始读课文初悟情 1 1、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中的天鹅是如何自救的,请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吧! 2、出示生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 3、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倾听与评价。 4、根据提示学习分段(文章哪到哪是斯杰潘讲述天鹅的故事?)(相机板书) 5、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
7、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 三、再读课文情意浓 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 1 小结: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五、六、七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品读其中的第五自然段。(投影出示) 学生带着激情去品读,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中领悟高尚的人物形象所迸发出来的情感。学生从重点词:“腾空而起”、“石头似的”、“重重的”中体会到了老天鹅用力之重,简
8、直是奋不顾身的;又从“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的省略号中体会到了老天鹅的顽强,它在用自己的生命与冰层进行较量,老天鹅的自我牺牲精神活生生地展现出来。 教师组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