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163360
大小:1.09 MB
页数:84页
时间:2020-08-02
《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 普及及应对方法 双语版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革热(denguefever)和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fever,DHF)登革热(denguefever)和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fever,DH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表现特点:前者以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关节剧烈酸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病死率低;后者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病原登革病毒(Dengueviruses)有1、2、3、4四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有交叉反应。应取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增
2、4倍以上才有诊断价值。登革病毒易被乙醚、0.25%蚁酸、紫外线照射、或40---45摄氏温度约30分钟均可灭活。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和隐形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第1天至发病后3天内传染性最强。传播媒介:埃及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其次是白纹伊蚊。蚊吸血受染后,经8----12天才有传染性,再次叮咬人可传染本病。伊蚊受染后终生有传染性。易感性:人类普遍易感,在原无本病的区域内一旦发生流行、疫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免疫力:一次得病后,对同一亚型的免疫力可持续1----4年。但仍可感染另一亚型,感染两种亚
3、型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流行特征:本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由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临床表现潜伏期2----15日,平均为六日左右,其长短与侵入的病毒量有关。登革热典型病程可分为侵袭期、缓解期和出疹期。侵袭期(发热期)多数患者起病急骤,少数患者可有短暂的前驱症状如头痛、背痛、疲倦和食欲不振等。热度迅速上升至39摄氏度以上,伴畏寒、严重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均及剧烈,因此本病有“断骨热”之称)。眼眶痛、眼球后痛(转动眼球后尤甚)等。颜面和球结膜显著充血、颈及上胸部潮红。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脾将触
4、及、肝脏也有肿大。其它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或可有。可有相对缓脉。少数病例在起病24——48小时内出现一过性全身针尖样细小斑疹,主要见于肘、膝及面部,压之褪色。本期持续约2-----3日缓解期本期多数出现在第四病日,持续时间约1——2日。一般症状减轻,体温降至正常。但各流行性情况不一样,部分病人无缓解期,高热持续。出疹期皮疹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于掌心、脚底,或先发现于躯干、及腹部,渐次延至颈和四肢,部分病人面部出疹。皮疹相当明显多数呈麻疹样,少数呈猩红热样,或介于两者之间;稍有瘙痒
5、,压之褪色。体温已下降者此时又可上升,呈马鞍型热,全身症状也跟着加重。第二次发热可较第一次为高。常骤然下降。皮疹于1——5日,平均3日内消失,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但也有体温下降后皮疹反而明显者。相对缓脉在本期相当明显,重症患者可有出血倾向。整个病程约5——7日,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和抑郁,完全恢复需数周。登革出血热本病病程可分为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发热期本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头痛、呕吐、腹泻等。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度以上。也有起病较慢,而有2——3日的前驱症状,如低热、头痛、
6、恶心、厌食等。颜面潮红,咽部充血伴干咳。瘀点出现于2——3病日,常见于面部前额或四肢远端,斑丘疹少见。束臂实验在瘀点出现前即成阳性。可伴有严重腹痛及腹部有压痛。休克期严重患者常突然出现休克,常发生于第四病日(2——5病日),持续12——24小时。部分病人出现胃肠道大出血,皮肤大片瘀斑等,偶有昏迷。恢复期患者可于休克、出血控制后1——2天好转,恢复迅速而完全。无软柔和抑郁现象。偶有心动过缓和早搏等。实验室检查一般常规检查周围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就有减少,至出疹期尤为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降低,并有明
7、显核左移现象,有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一周恢复正常。也有白细胞总数正常和偏高的。此时要注意有无并发感染或属于严重病例。但一般血小板减少,甚至可在1万以下。尿常规检查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偶有管型。、红细胞、白细胞,偶有管型。病毒分离血清免疫学检查取双份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以血凝抑制试验的敏感度较高,而以补体结合试验最具特异性。恢复期单份标本补体结合抗体效价达到1:32以上有诊断意义;双倍血清效价递升4倍以上可确诊。其他可见血液浓缩,出、凝血时间延长,血清谷草转氨酶升高,凝血
8、酶原时间延长,电解质紊乱,血白蛋白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等。各种凝血因子轻度减低,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轻至中度增加。半数以上的休克病人有DIC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和分析进行诊断。鉴别诊断:登革热应与流行性感冒、黄热病、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疟疾、伤寒、麻疹、猩红热、药物疹等鉴别。登革出血热应与流行性出血热、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立克次体病。预后登革热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病死率在0.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