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史・第三讲 王实甫和《西厢记》.ppt

元代文学史・第三讲 王实甫和《西厢记》.ppt

ID:57094164

大小:5.04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7-31

元代文学史・第三讲 王实甫和《西厢记》.ppt_第1页
元代文学史・第三讲 王实甫和《西厢记》.ppt_第2页
元代文学史・第三讲 王实甫和《西厢记》.ppt_第3页
元代文学史・第三讲 王实甫和《西厢记》.ppt_第4页
元代文学史・第三讲 王实甫和《西厢记》.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元代文学史・第三讲 王实甫和《西厢记》.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讲王实甫和《西厢记》一、王实甫的生平和著述二、《西厢记》故事的演变三、《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一、王实甫的生平和著述大都人约略与关汉卿同时书会才人曾经出仕,退隐后优游林泉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贾仲明《凌波仙》)生平:一、王实甫的生平和著述著述:《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贩茶船》、《芙蓉亭》杂剧十三种,今存《西厢记》作者的争议:元《录鬼簿》、明初《太和正音谱》王实甫关作王续成化七年(1471)《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正德八年(1513)都穆《南濠诗话》关汉卿嘉靖年间王世贞《艺苑卮言》王作关续√二、《西厢

2、记》故事的演变唐·元稹《莺莺传》(《会真记》)宋·赵令畴《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起源:发展:集成: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二、《西厢记》故事的演变唐·元稹《莺莺传》(《会真记》)宋·赵令畴《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起源:发展:集成:脱变: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西厢记》主题转变;矛盾转变。三、《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西厢记》的内容: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惊艳借厢联吟闹斋楔子三、《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西厢记》的内容: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楔子请宴赖婚听琴寺警三、《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西厢记》的内容: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寄简闹简赖

3、简相思楔子三、《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西厢记》的内容: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私会拷红送别惊梦楔子三、《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西厢记》的内容: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圞》捷报寄愁争婚团圆楔子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恨别饯别话别惜别自主终身取代了“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西厢记》的思想爱情取代了以门第、财产、权势承认情欲的合理性《西厢记》爱情婚姻的进步意义《西厢记》的艺术特色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志诚种”张生痴情、执着、机灵懦弱、傻气《西厢记》的艺术特色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崔莺莺深沉、谨慎、美丽、

4、聪明、幽静《西厢记》的艺术特色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红娘爽朗、乐观、聪明、勇敢、机警、老练《西厢记》的艺术特色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体制宏大,结构严谨,双线交错崔、张和老夫人的矛盾叛逆者与维护者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矛盾进步与传统《西厢记》的艺术特色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体制宏大,结构严谨,双线交错婉委曲折、既华丽又自然的语言“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流行的说唱体文学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因此称为“诸宫调”或“诸般宫调”。《西厢记

5、》(元末明初刻本,残页)现存最早的元杂剧刻本。焚香普救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